江行常建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二 )


15:双鲤:代指书信 。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
16、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
《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
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
17、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
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
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
”18、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
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19、怀桔:指孝顺双亲 。
20、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
21、咏絮:谓女子咏雪 。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
22、柳营:指军营 。
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 。
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
”23、南冠:指囚犯 。
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
24、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
25、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
20篇古诗词赏析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赏析: 诗人送僧人归山,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吗?言语间颇有调侃的味道,充满了惜别与挽留之情 。
这首诗风趣诙谐,意蕴深厚,妙趣横生 。
这是一首送行诗 。
诗中的上人,即以野鹤喻灵澈,恰合其身份 。
后二句含有讥讽灵澈入山不深的意味,劝其不必到沃洲山去凑热闹,那地方已为时人所熟知,应另寻福地 。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