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不知所云的诗词 不知所云的意思( 六 )


诗贵善于抒情 。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 。
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 。
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 。
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 。
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 。
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 。
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 。
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 。
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 。
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 。
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 。
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
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
求表达愤怒的中国古诗词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縢酒 。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 《钗头凤·红酥手》词意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注释:浥(yì):湿润鲛绡(jiāo 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 。
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人,其泪珠能变成珍珠 。
绡,生丝,生丝织物 。
钗头凤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
瞒,瞒,瞒!创作背景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
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