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定义 诗词的定义

诗词曲定义 诗词的定义

诗词曲基本概念 所谓诗词,即诗歌与词的合称 。
诗歌是一种主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或者叙事、说理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
曲,即为元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
是元代文学主体 。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

【诗词曲定义 诗词的定义】

希望你对有用
诗词曲赋怎么区分 一. 定义:1、诗,是为吟咏言志的文学题材与表现形式2、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3、曲是一种韵文形势,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4、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二. 区分:1、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2、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
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
4、曲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5、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 。
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三. 特点:1、诗分为古体诗和新体诗,如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乐府、趣味诗等 。
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2、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 。
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
3、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且每种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4、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常常为文而造情
古诗词中词的定义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 。
”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
...
诗词修辞手法赋的概念是什么? 朱熹《诗集传》中这样定义:“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
”赋,铺陈直叙的意思,即用白描手法叙物言情,使情和物全部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