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定义 诗词的定义( 六 )


第二个事实:并非只有好的诗,才能叫诗 。
所以梨花体是诗,但不一定是好诗;所以章太炎说《百家姓》、《医方歌诀》是诗,所以打油诗也是诗,但这些都不是好诗 。
歌也具有节奏感,歌是诗吗?唱出来的是歌,不唱也具有节奏感的话语是诗 。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
它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
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 。
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
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社会分工的产生,出现了专司诗歌的“诗人” 。
诗人与非诗人的分裂便产生了 。
诗、诗人总是与某种神秘莫测的力量联系在一起的 。
诗人被认为是由神灵所选中并赐予灵感的特殊而神秘的人物 。
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
如果你问一位诗学家“什么是诗”,就像你问一位美学家“什么是美”一样,是难以得到你满意的回答的 。
诗之所以难于定义,大概因为“它是太属于精神世界,太缥缈了”,而且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
当诗的广义与狭义搅在一起时,“什么是诗”就显得更为纷纭复杂了 。
海德格尔就不满于“把诗归入文学”,对“诗必在文学之中谋得其存在形式”不以为然 。
这不免是偏颇之论 。
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当然应该属于文学,文学包括诗、散文和小说等,这难道还有疑问吗?不过,这里所谓的诗,只是狭义的诗 。
还有一种广义的诗 。
广义的诗就不再属于文学,不再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了 。
当我们把广义的诗与狭义的诗区分开来,就可以避免许多混乱,诗的定义就开始明晰了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 。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
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 。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 。
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