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定义 诗词的定义( 四 )


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 。
分“风”、“雅”、“颂”三大类 。
“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 。
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 。
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 。
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
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 。
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诗境shījìng〖poeticconceptionandbackground〗∶诗中所表现的意境〖poeticenvironment〗∶也指富于诗意的环境诗剧shījù〖poeticdrama〗对白为诗的戏剧诗礼Shī-Lǐ〖TheBookofSongsandTheBookofRites〗∶《诗经》和《礼...
诗,什么样的,算是好诗?让伪诗不再泛滥!——论诗与非诗的区别一现在旧体诗词曲虽然没有进入学校、进入文学史,一般不写诗词曲的人也不清楚当今诗词曲的创作状况,但现在诗词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相反,表面上处于诗坛正宗的自由体诗却被普遍认为越写越差,萎靡不振是不争的事实 。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去本身没有诗词曲简洁凝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音律美因而不易传诵外(即使是押韵的自由体诗,要想像诗词曲那样简洁凝练、音律性特强也很难,当然,我并不是说没有),更重要的是自由体诗没有产生像古典诗词那样可供借鉴学习的经典,再加上现在一些人对“诗歌”二字的神圣含义根本就不懂得,同时随意分行再加上不用标点的横行,导致了人们现在对一些分行排列的文字到底是不是诗都很困惑 。
如果按照我对自由体诗的主张,不押韵分行排列的文字不是诗,那么论述诗与非诗的区别就相当简单 。
因为但凡写诗想着押韵的人,肯定多少会受到古典诗词或者前人所写的自由体诗(比如闻一多、徐志摩等)的审美的影响,而这些人写成的分行的排列的文字是诗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
而从自由体诗诞生到现在,不押韵分行排列被当成诗的文字确实很多,如果除去我所主张的对韵的要求,这些当中很多是诗(很多写得有诗意,我是承认的),但毕竟有一些尤其是现代人写的分行排列的一行行文字绝对不是诗!比如“梨花体”和“羊羔体” 。
这还是比较明显的伪诗,对于有些不甚明显的伪诗,不懂诗歌的人可能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诗,而懂诗歌的人很多虽然认为它不是诗,但好像没法说明它为什么不是诗,所以,很有必要确定诗与非诗的界限,也就是说诗与非诗的区别 。
还有一点,中国的古典诗歌相当繁荣,也确实产生了很多影响千年的诗歌经典,同时为为后代人写诗词曲提供了典范,这对判断一首诗词曲到底是不是诗本来没有任何问题 。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渐产生了很多与古代不同的新鲜事物、新名词以及与此相关的新的情感,那么我们现代人用诗词曲的形式抒发这些新的感情,把新的名词写进诗词曲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写的话,所出现的效果肯定是和以往的古典诗词不同,那么这就会导致一些甚至是很多偏爱古典诗词但不知诗歌真谛的人对这些诗词的怀疑,而这个问题的本职并不在于是不是用了新词汇,而是在于对“诗歌”二字的理解,再直白点,就是诗与非诗的区别 。
所以,我这里论述诗与非诗的区别已经包含了诗词曲和自由体诗两个部分 。
二我认为,一段文字要想被称为诗,除去韵外,必须有意境,也就是说,无意境的绝对不是诗(那有意境的是不是就是诗了呢?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我所主张的自由体诗必须押韵的重要性了,因为如果只是有意境的话,散文也可以写得很有意境,比如散文诗,那这时怎么区分诗和散文,总不能简单地看是否分行吧?) 。
对诗词曲而言,除了相对自由的古体诗只对韵有要求外,近体诗和词曲还有格律的要求,那么这时就应该是意境和格律的统一了 。
当然,即便是意境和格律的统一,我也认为意境比格律重要 。
也就是说,写近体诗和词曲时遣词炼句以意境为先,而不是以格律为先 。
如果有了佳句,哪怕是以出律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古人出律的名篇多了去了)——虽然经常写近体诗的人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
那么,什么叫意境?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意思”和 “境界”的组合 。
三“意思”是指情感,这情感是一种喜怒哀乐,也就是说一首诗你必须有自己的感情夹杂在里面,不能平平淡淡地从头到尾只是在客观地叙述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