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族有哪些风俗汉族的风俗有:坐礼、送礼、婚姻习俗、称呼习俗、丧俗习俗等 。
1、坐礼:正坐是从古代汉族流传的坐姿 , 动作是臀部放于脚踝 , 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 , 身体气质端庄 , 目不斜视 。
2、送礼:自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 。
3、婚姻习俗:分三个阶段礼,即议婚、订婚和结婚 。
4、称呼习俗:在中国 , 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
5、丧俗习俗:丧葬过去实行土葬 , 现在大部分实行火葬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 。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 , 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 。
文章插图
2、汉族民风民俗有哪些?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古老民族,由于其历史悠久 , 文化发达 , 所以风土人情多姿多彩,丰富异常 。
尚农务本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 。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 “以农业为本”的主张 。他说:“ 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韩非子?诡使篇》 。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 , 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 。“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 。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 , 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 。《白虎通义》云:“ 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 。”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 。《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 壮,所以神地之道也 。”发展到后来 , 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 。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 , 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
尊祖敬老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 。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 。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 。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 。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 , 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 , 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 , 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 。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 , 定期纂修宗谱 。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 , 风礼著闻” 。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 ”或“义门” 。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 。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 , 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 。《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 。” 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 。汉族民间敬老习俗 , 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
姓氏及名字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 。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 。“姓”字就是由“女”和“生 ”字合成 。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 。氏是姓的分支 。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 , 散居各地 , 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 , 这就是氏 。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②以职业和技艺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为姓 , 如孟孙、叔孙、王孙、公孙等; ④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征为姓 , 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⑦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 。此外还有些复姓如长孙、贺兰、呼延,则是由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成 。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内收入单姓共408个 , 复姓共76个 。近代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 , 已收入单复姓共4129个 。常用姓氏不过20 0个左右,最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而以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伍、郭、马为姓的人已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 。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 。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 。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号放翁 。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有字、号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 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 。名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 。如有的用“富、贵、财、禄”等字,希望发家致富;有的用 “康、健、松、寿”等字 , 希望健康长寿;有的用“栋、杰、俊、才 ”等字,希望发达成材 。男子用动物命名时,多用“鹏、龙、虎、豹 ”,象征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则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征雄伟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应用“凤、莺、鸾、燕”等字和“兰、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温柔、贤惠 。
称呼习俗在中国 , 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 , 上有四代长辈 , 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 , 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 (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 (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 (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 , 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 。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 。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 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 。一般地说 , 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 。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 。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 。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 , 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 。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 中的刘四爷 。有时在称谓前加上“ 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 。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
【汉族有什么习俗,汉族有哪些风俗】文化心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 。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 。这就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了汉语所特有的语用特点 。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 , 这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强调 。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 , 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称谓,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 。而且亲属称谓还作为一种尊称 , 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表示关系的亲密 。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被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关系 , 就变为等级观念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 。所以人们对有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 。在交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自己,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 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愚见、浅见 。其次,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 , 强调人的社会性 , 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个性,而强调群体 。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相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中国人见面后常以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问候的内容 , 如见面问“吃了吗?”倒不是真正担心你会挨饿,仅仅是表示关心,表示亲热 。至于问你工资多少,多大年龄,有无对象,或有几个孩子一类的问题,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 , 而在西方人看来则似乎有了干涉别人“隐私权”的嫌疑 。
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保守传统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异 。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较含蓄、庄重 。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 。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
婚姻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 , 民族色彩浓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 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 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 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 ;“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 。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 。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 , 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 、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 。两千多年来 , 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 , 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为普遍,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亲婚、转房婚、招养婚(俗称“入赘”)、典妻婚、童养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育俗妇女怀孕,汉族俗称为“有喜 ” 。小孩出生第二天要做“三朝”。小孩出生后,大都紧闭双眼,总要到三朝(即三天)或三朝以后才睁开 。按旧俗,孩子睁开眼后要先看父亲,后看母亲,然后再看其他亲友,以示永远孝顺父母 。这时来探望的亲戚朋友往往馈赠鸡蛋、红糖、小孩衣物等礼物祝贺 。其中鸡蛋染成红色 , 称为“红蛋”,因是贺喜,故也称“喜蛋” 。满月,称为“弥月” 。旧俗要给孩子理胎发,俗称“剃头”,办酒席庆贺 。有的地方规定农历四月初八为新生儿的“剃头”日 。现代汉族对小孩的满月已视为常事 , 但有些地方的农村还比较重视 , 往往要请满月酒 。周岁,是小孩从出生以来最为隆重的日子 。古俗,孩子周岁这一天要测试其前途 。方法是男置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篓,以及各种食物、衣服于桌,让孩子自取,取中者为其前途之往兆 。现代汉族对小孩周岁普遍较重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一般都要给小孩拍照留念,并做新衣服,吃鸡蛋面条以示祝贺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的还办生日酒,款待亲戚朋友 。江南农村还有包周岁粽子的习俗 。这种粽子包得比一般的粽子长,寓意孩子快长大 。古代汉族男子到20岁时,选择吉日,敬请宾客,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 。《礼记?冠义》记载: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 。”女子15岁时行笄礼,《仪礼? 士昏礼》中对“笄”的注释说:“ 笄,女之礼 , 犹冠男也 。”冠礼和笄礼的举行表示人已成年,可以结婚了 。近、现代早已不实行这些礼仪,只是在年满20岁时往往比较隆重地庆贺生日 ,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举办生日酒,宴请亲戚朋友;一般人家也要略备酒菜,吃鸡蛋面条,举家相贺 。
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 。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 , 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 。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 。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 。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 。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 。棺材称“寿材” ,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 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 。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 。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 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 。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 , 至多达7个月 。汉族传统习俗 , 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 , 否则为不孝 。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 , 称之为“吊丧”或“ 吊唁” 。奔丧者均要丧服 。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 , 称为“五服” , 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 , 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 。
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 。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 。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 。送葬又叫出殡 。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 “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 。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 。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 , 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 , 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 , 死者亲属要穿孝服 , 在灵堂守灵 。中国古代礼制 , 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 。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 。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 。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 ,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 。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 。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 。《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 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 。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 。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 , 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 , 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 , 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
服饰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 。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 。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 , 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 。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 , 旗帜赤 , 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
汉族建筑汉族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这种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 。经过长期的交流和融会,西汉时形成了以“秦砖汉瓦”和木结构的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史称之为“ 土木之功” 。这种斗拱既起支撑的力学作用,又有装饰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汉族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 。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大屋顶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梁画栋的宫殿形式和青砖黑瓦、朴素简易的民居形式 。汉族建筑布局的特点一般是平而向纵深发展,分上房下房、正房侧房、内院外院,楼最高不过二层,往往形成左右严格对称,庭院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 。汉族建筑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现在 , 城市虽出现不少高层住房建筑,但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采用汉族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筑就保留了浓厚的民族风格 。在农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还兴建五间堂 。新的建筑材料虽已出现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还是“秦砖汉瓦”的砖木结构或泥木结构的房屋 。
礼俗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 , 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 , 称 “九拜” 。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 。古俗男子吉拜尚左 , 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 “纳万福” 。凶拜 , 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 。作揖 , 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 。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 。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 。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 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 。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 。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
汉族民风民俗:
1、婚姻习俗
传统中式婚服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 , 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
2、丧葬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 。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混杂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
3、传统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 。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
4、饮食习惯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 。
5、正月不剃头
在正月里大多数汉族是不剃头的,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 。这一原因与满清的剃发易服有关,清朝统治者要求汉族人和满洲人一样剃鼠尾头,而汉族人自古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除了佛教徒外 , 人民轻易不会剃头 。这一做法激起了汉族人强烈反抗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汉族俗好客,特别是远客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悦)乎?”表达了这种好客的心理 。汉族喜欢交往,“礼尚往来” 。
汉族古俗,注意抑送揖让之礼 。凡迎宾,对与主人身份平等的宾客,主人要迎于大门之外,见面拱手相礼,称为“揖” 。凡入门,主客之间必三揖而后入 。主人先入 。入门之后,上台阶进堂屋 。汉族堂屋多坐北朝南,上台阶是向北走,客就西阶 , 主就东阶,后世所谓“东道主”,即此而言 。升阶必三让 。进堂屋后,主人设席,请客人入座,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所谓“客随主便” 。
主人一般要请客人坐上座,席位南向北向,以西座为上;席位东向西向,以南座为上 。客人坐定,然后主人才座,主人开始问话,客人这才说明来意 。事毕告辞 , 主人起身相送,亲切道别 。
汉族很注意做客时衣服容貌整洁和坐立行走姿势端正自然,忌讳蹶足,忌讳掀开下裳,忌讳两腿分开箕踞而坐 。客人入座以后不要变脸色,不要侧耳探听,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懒洋洋的样子,答话不能粗声粗气 。走路不要大摇大摆,站立不要跛足欹肩 。这些礼节的客观效果,是要求主人和客人谨小慎微,举止端庄,尊敬对方,互相谦让 , 以诚心待人 , 保持和谐气氛 。
2月孩子剃龙头
长辈家聚餐一顿
文章插图
3、汉族有什么习俗汉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1、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 。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 。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 。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韩非子?诡使篇》 。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 , 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 。“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 。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 。《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 , 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 。”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 。《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 。”发展到后来 , 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 。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
2、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 。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 。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 , 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 。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 。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 。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 , 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 。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 , 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着闻” 。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 。明代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 。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 。《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 。”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 , 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 。汉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 。
3、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 。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 。“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 。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 。氏是姓的分支 。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 , 这就是氏 。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
坐礼:正坐是从古代汉族流传的坐姿,动作是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 。
2、送礼:自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说法 , 表示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 。
3、婚姻习俗:分三个阶段礼,即议婚、订婚和结婚 。
4、称呼习俗: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 , 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 , 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
5、丧俗习俗:丧葬过去实行土葬,现在大部分实行火葬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 。中国古代礼制 , 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 。
、端午节
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日,以赛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风俗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 , 乃遗俗也 。
汉族的风俗习惯:1、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 。2、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 。3、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 , 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中国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 , 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
文章插图
4、汉族有什么风俗汉族的风俗如下:
1、尚农务本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
2、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 。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 。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 。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
3、姓氏及名字
最初 , 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 。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 。“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 。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 。
氏是姓的分支 , 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后来 , 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
4、建筑形式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 。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 , 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
5、文化艺术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无论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
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 , 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 , 金文中也记有乐官 。
文章插图
5、中国汉族习俗汉族有什么民族习俗
包括称呼习俗,婚姻习俗 , 孕育习俗,丧葬习俗,祭祀习俗 , 宗教信仰,尊祖敬老 , 尚红贵黄,节日习俗,尚农务本十大类 。汉族习俗是指中国古老民族――汉族在形成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主要有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分支体系 。各地汉族习俗体现了民族风俗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
- 香蕉招来好多小飞虫还能吃吗,水果招来很多小飞虫怎么办?
- 吃虾不能吃什么,虾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 烟的条形码扫不出来是不是假烟,香烟扫不出条码是真烟吗?
- 啤酒热量高吗,啤酒有热量吗 啤酒有没有热量
- 保湿喷雾仪好用吗,加什么水比较好,喷雾仪用什么矿泉水?
- 枕芯是什么东西,做枕芯用什么材料好
- 食品原料的三要素,食品质量安全三要素你了解过吗
- 白衣服被染色了如何洗白,白衣服被染色去除的小妙招
- 几个小技巧锻炼手臂,如何锻炼手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