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湖诗词鉴赏 苏轼诗词鉴赏( 五 )
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 。
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 。
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
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 。
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 。
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 。
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 。
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 。
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 。
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
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 。
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 。
),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 。
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 。
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
"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 。
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 。
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 。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 。
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 。
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 。
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 。
"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 。
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 。
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 。
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 。
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 。
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
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 。
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
- 古代绝美香艳诗词()
- 朝阳市人防杯诗词大赛揭晓榜 文澜杯诗词大赛揭晓
-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2017中考古诗词鉴赏题
- 形容初见的五字诗词 初见 诗词
- 送女生的生日祝福诗词 送给女生的生日祝福
- 字 值钱 诗词 元丰通宝哪种字体值钱
- 含凯的诗词 带凯的诗词
- 古诗词志向理想 志向远大霸气的古诗词
- 妓女的诗词全集 柳永描写妓女的诗词
- 天涯 诗词 沧桑 天涯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