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研究名家 名家劝学的古诗词( 五 )


现在,中国新诗人正以奋发的创造性劳动,为这些传统增添著新的血液 。
此外,以传统的诗词格律形式表现现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和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的作品,也属于中国现代诗歌的范畴 。
“五四”新诗运动兴起以后,中国古典诗歌作为历史阶段已宣告结束,但长期形成了规范的传统诗歌形式的影响依然存在 。
它始终在一部分爱好者中作为个人言志抒情和友朋唱酬的艺术方式普遍流传 。
40年代以后,由于一些革命领导人的爱好和提倡,旧体现代诗有了新的发展 。
这类诗以展现革命战争的场景和抒写革命者的情怀为基本的内容特徵,采用的诗体有以律绝为主的诗和各种词牌的词,但韵律已不甚严格 。
毛泽东诗词是这类诗篇中流传最广的作品 。
50年代后期,毛泽东提倡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旧体诗受到更多的重视;在随后的一个时期里,写作者增多,对于整个诗歌创作也产生明显影响 。
“五四”以后的现代作家中,旧体诗创作成就较高的有柳亚子、郁达夫、鲁迅等人 。
30、40年代较重要的选本有:沈从文编选的《现代诗选》(又名《现代诗杰作选》,1930);赵景深编选的《现代诗选》(1934) 。
1931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并作序,是按照单一诗歌流派编选的诗选集 。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第 8卷为《诗集》,由朱自清编选,并有导言一篇,为研究早期新诗运动的重要资料 。
孙望选辑的《战前中国新诗选》(1944),以及闻一多编选的《现代诗抄》(1947) 。
对苏轼诗词分析比较有权威的作家及作品是什么? 三苏作品整理出版 。
全集、选集的点校、笺注、注释、赏析等多达上百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苏轼文集》,曾枣庄等主编的《三苏全书》,张志烈等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薛瑞生《苏轼词编年笺证》,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刘乃昌《苏轼选集》,王水照《苏轼选集》,张志烈的《苏轼选集》等 。
三苏研究成果专著 。
会员专著约百种:王水照的《苏轼论稿》、刘乃昌的《苏轼文学论集》、曾枣庄的《苏轼研究史》、朱靖华的《苏轼新论》等 。
三苏生平传记出版 。
曾枣庄、王水照、颜中其、熊朝东、刘小川等的影响较大 。
除此莫立峰、叶嘉莹等大师也很有研究 。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中国文学史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口头文学 。
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 。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
”歌唱原始打猎的英武;《涂山氏女之歌》:“候人兮猗 。
”记录了中国原始歌唱中第一首情歌 。
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
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 。
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是古代文学史上头一件大事 。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三百零五篇诗 。
它按音乐标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风”是周王朝京都之外的地方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则是宗庙祭祀时的乐舞曲 。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 。
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 。
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
在艺术上,《诗经》音调流畅,语言朴素,常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情达意 。
赋的手法是直陈其事,比即打比方,兴是感物起兴,先咏它物来引发情意 。
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在学习楚民歌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楚文化独特光采的新体诗——楚辞 。
楚辞体诗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