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里的景点诗词 北海公园的景点( 四 )


铁影壁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 。
壁高1.89米,长3.56米,两面浅雕云纹异兽,刻工古朴浑厚 。
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古庙前的照壁 。
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今铁影壁胡同内),1947年壁身移至北海公园 。
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从而使这一文物得以复原 。
九龙壁九龙壁是原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
壁高5.96米,厚1.60米,长25.52米 。
壁的两面用七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 。
两面各有九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 。
壁上共有大小蟠龙635条 。
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唯独这座是双面壁,它是中国琉璃建筑艺术的精华 。
静心斋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占地面积约八千七百平方米 。
是北海最精巧的一处园中之园 。
静心斋原为明代普通官房,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7年)在扩建“西天梵境”时修建了静心斋(当时称镜清斋)也称“乾隆小花园” 。
园内主要建筑有镜清斋、抱素书屋、韵琴斋、碧鲜亭、焙茶坞、罨画轩、沁泉廊、枕峦亭、石桥等 。
静心斋东枕山,西倚寺,南面沧波,园内亭、榭、廊、轩、石桥、水池、叠石、假山以及楼台,殿阁建筑形式既不失北方园林宏伟壮丽的气魄,又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的情趣,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珍品 。
快雪堂书法博物馆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5 年),院内还有澄观堂、浴兰轩两座大殿 。
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快雪堂东西两侧的游廊内嵌有晋代至元代二十位书法家八十篇墨迹石刻四十八方,其中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与乾隆皇帝所做的快雪堂记最为著名 。
五龙亭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 年),中为龙泽亭,左为涌瑞亭、浮翠亭;右为澄祥亭、滋香亭 。
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钓赏月的地方,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年)将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并安装了青石栏板、柱子 。
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年)栏板、柱子遭八国联军破坏,1974年照原样予以恢复 。
现存五龙亭成为人们眺望白塔及北海湖光山色和休息的地方 。
西天梵境“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东临静心斋,西与大圆境智宝殿相依,南与琼华岛贯成一线,是北海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原为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清代于 1759 年重修,并向西扩展,1980 年经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 。
2.东岸景区濠濮间濠濮间是北海公园的一处园中之园 。
“濠”与“濮”均为中国古水名 。
据《庄子.秋水》载,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鱼儿出来了,鱼儿真快乐 。
”惠施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鱼之乐?”庄子反驳说:“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鱼之乐?”据此人们修此小园,园内小桥几近水面,以供帝后观鱼、垂钓 。
乾隆皇帝曾在此园宴请大臣 。
画舫斋画舫斋位于北海东岸,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掩映在山林中的一处独立院落 。
前殿为“春雨淋塘”,中有水池,北为正殿“画舫斋” 。
东西各有一处精巧别致的院落,东为“古柯庭”,西为“小玲珑” 。
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形似停泊在北海湖边的一条大船,原引用欧阳修的《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 。
乾隆皇帝经常到此游玩,光绪皇帝曾在此居住,慈禧太后也常来这里游宴、听评书 。
先蚕坛先蚕坛位于北海东北隅,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 。
原为明代“雷霆洪应殿”旧址 。
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先蚕坛”,成为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 。
院内建筑有“观桑台”、“亲蚕殿”、“后殿”、“先蚕神殿”、“神橱”、“蚕署”、“井亭”、“牲亭”、“蚕所”、“游廊”、“桑园”、“浴蚕池”等 。
东面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小河叫“浴蚕河”,是元代由金水河引入北海东边的一支水系 。
整体建筑宏伟,构造精美,绿瓦红墙,色彩艳丽 。
先蚕坛是北京九坛之一,是现存较完整的一处皇室祭祀场所 。
3.琼岛景区永安桥建于十三世纪,是连接团城和琼岛的纽带 。
桥用汉白玉石砌成 。
桥两端各立牌坊一座,北为“堆云”,南为“积翠”,故为“堆云积翠桥”的嘉名 。
永安寺永安寺位于北海白塔山南麓 。
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
是清世祖福临应西藏喇嘛恼木汗之请修建的,名白塔寺 。
初建时,寺内建筑有正觉殿、普安殿、圣果殿、宗镜殿、转角房、顺山房和白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