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会读后感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

中华诗词大会读后感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字清新婉转的音乐声响起,一片茂密的竹林在电视上呈现,我的眼前一片青翠——我期盼已久的第四期《中国诗词大会》开始了!《中国诗词大会》是继《中国成语大会》后的又一场文化盛宴,这里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诗词达人,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每一位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
比赛第一部分——个人追逐赛开始了 。
参与个人追逐赛的五名选手都是上一场答题数量最多、用时最短的精英 。
他们将与台下的百人选手团同步答题 。
百人团错误人数即为选手本题得分 。
第一个上场的是来自黑龙江的‘游戏小伙’姜连杰 。
别看他还很年轻,可答起题来那叫一个轻松!就说第一题吧,他毫不费劲就从9个字中找到一句诗:行到水穷处 。
这句诗摘自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听了两位老师的点评,我才真正了解了它的背景,明白了它的含义 。
《终南别业》写于王维晚年,表达了这位诗人晚年的一种心态 。
王维早年和一般人一样是积极的,但他经过“安史之乱”的挫折以后,晚年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随性而行,亦官亦隐,这就是王维晚年享受生活的方式 。
姜连杰虽然只答对了4道题,但由于第二道捡了个81分的“大红包”,所以总分为137分 。
接下来的3位选手——林於明、俞蒙蒙、葛勇军都未能超越姜连杰,俞蒙蒙、葛勇军更是发挥失常,第一题就不幸落败,看来没有大量的“储备”真是不行啊!现在,攻擂者即将在姜连杰和最后一名挑战者陈更之间产生 。
陈更是我们一家人都十分看好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大姐姐 。
她目前在北大力学系读博士,致力于智能康复机器人的研发 。
我衷心祝愿第一期就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与彭超争夺过擂主席位,最终遗憾落败,如今又卷土重来的陈更超越姜连杰、战胜上期擂主李四维,既让观众们认识这位女中豪杰,也让人们不要再质疑“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了 。
果然不出所料,陈更对所有题都对答如流,不费吹灰之力就超越姜连杰,成为本场的攻擂者 。
激动人心的擂主争霸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
虽然陈更依旧遗憾落败,但我依旧相信她可以再一次站在攻擂台前,并最终成为擂主 。
中国古诗词是多彩的,美丽的,每一句诗词都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展示它的美 。
“行到水穷处,坐看风云起”是一种意境美;“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一种感情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是一种奉献美……我爱这古诗词的美,也爱这美的古诗词 。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古诗词、热爱古诗词,并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人发现古诗词的美!...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观后感今天,打开电视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中国诗词大会,看了之后很受启发 。
以前听说过这个节目,但是没有认真看,今天看了,觉得节目很精彩 。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从小学开始,我们就经常教会儿童背唐诗宋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古诗小学生耳熟能祥 。
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古诗词走了学生,走进了人们,人们在吟诵古诗词中感受着韵律的美,情境的美,感受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乐趣 。
参加古诗词大会来自于各个行业,有工人、有农民、有警察、有大学生 。
在这里多数擂主都是大学生,今天看到一个女孩已经是连续三届的擂主 。
在今天的挑战中,她再次蝉联成为第四届擂主 。
其中,有一名同济大学的学生,能够背下近万首古诗词,真是了不起 。
今天嘉宾点评也十分到位,对古诗的作者及作品解释得也十分到位 。
让人更加热爱古诗词 。
自从习同志任总书记以来,他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在多次场合谈到传统文化重要性,并提出要大力发扬传统文化 。
为此,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把传统文化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之中 。
实验小学自成立就把打造中华传统文化校作为办学特色的主题,通过校园环境的创立,学生吟诵《弟子规》,教师学《论语》、欣赏中华古诗词、研发校本教材等形式使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

【中华诗词大会读后感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

在营造书香校园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一项每周一诗,效果也非常好 。
虽然,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工作做得还不细,还不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