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大会读后感 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500( 四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 。
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 。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
”小草尚此坚强,我自然不该怯步 。
我们大家,都该如此 。
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2018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读后感最近,我看了一个 电视节目 ,叫《中华好诗词》,感受颇深 。
节目中有好多能熟背3000多首 诗歌 的 女博士 们,从她们身上充分显示了诗歌对人的影响,她们个个朴素,沉稳,特别是总决赛中的两位女博士,让我印象深刻:李冰洁,身穿白色的 旗袍 ,看起来像 弱不禁风 的林黛玉,戴着眼镜,说话时声音婉转动听,有着 薛宝钗 式的 幽默感。
王颖 ,号称“冷面杀手”,不喜欢笑,但是常常把对手吓出一身冷汗 。
背诗时,她喜欢轻轻 踱步 ,她不仅会背诗,还喜欢写诗,一上场就吐口而出一首自编的 小诗 ,既押韵又好听 。
正是应了古人那句老话“熟背 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节目中还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的年纪虽然小,但是却能把 《长恨歌》 背的滚瓜烂熟,还能背诵好多我都没有听说过的古诗 。
连 范增 老师都对她很佩服,提出如果她能在3个月内将 《离骚》 和杜甫的《秋兴》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就收她为弟子!太羡慕她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够成为范增老师的弟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才一本接一本的买书读书,希望能通过先辈们的著作汲取一二为我所用,然而越是读,越发觉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
读了几日的诗词之后,更是觉得自己这许多年来放着自家的宝贝不要,硬生生的读什么“世界名著”、“外国文学经典”真是可笑可悲 。
还好,书,什么时候拿起来都不算晚 。
看完这个节目,我觉得平时我背诗时还是太不熟练,真正到比赛的时候,有些背过的诗一时就想不起来了,尤其是当需要只背诵其中一句的时候,往往整篇都忘记了 。
以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背诗,不仅要背熟,而且要理解作者,理解作者作诗的意境 。
这真是一档好的节目,中华的诗词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 遨游 在诗歌的海洋吧!...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400字《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古诗词记忆闯关节目 。
在这个节目中,不仅有风趣幽默、谈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凯,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学士赵忠祥等老师为嘉宾,还有热爱诗词、记忆超凡的选手们 。
来自宝岛台湾的参赛选手孔繁锦先生,家学渊源、博闻强记且机智敏捷,一路过关斩将,夺得赛段擂主宝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节目虽然带有很大的娱乐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诗词和一幅幅绘出诗词意境的沙画,让我又重温了高中以前的诗歌学习,犹记得那时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古人们用简洁语言描绘出充满意境的画面和各种情感,这是当今我们白话文永远无法相媲美的 。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倘若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丢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 。
如今时代,更多的是忙着在游戏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转发着各种八卦消息,等着那些喜欢诗词的人一个个老去的时候,还有没有人会想起那些优美的诗词 。
...
看中国诗词大会读后感250字最近,我看了一期cctv的《中国诗词大会》 。
主要是以用诗词答题比拼的方式来享受这场诗词狂欢的,比赛没有像其它比赛那样严肃,更多的是以轻松的心态来品味诗词 。
看完了之后,我发现自己只答对了几道题而已 。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引起了我对诗词的兴趣 。
以前背诗,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现在才觉得诗词是那么地源远流长,原来我们有的情绪、对事物的看法,诗词里也有 。
中国的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给了人无尽的想象 。
或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或是“会当凌绝顶”的远大抱负,或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之情......在当今生活节奏那么快的时代下,也许不必跑到深山老林里养心静气,简简单单地读一首诗或词,就能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小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