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歌曲欣赏教学 古诗词歌曲( 四 )


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
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
【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 。
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 。
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 。
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 。
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 。
“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 。
“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 。
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
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 。
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 。
”(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一...
谷建芬作曲的《古诗词歌曲20首-新学堂歌》谷建芬作曲的《古诗词歌曲20首-新学堂歌》中包含了以下的20首古诗: 春晓/[唐]孟浩然 明日歌/[清]铁鹤滩 相思/[唐]王维 咏鹅/[唐]骆宾王 一字诗/[清]陈沆 清明/[唐]杜牧 游子吟/[唐]孟郊 晓窗/[清]魏源 村居/[清]高鼎 出塞/[唐]王昌龄 江南/汉乐府 长相思/[唐]白居易 寻胡隐君/[明]高启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悯农/[唐]李绅 长歌行(摘句)/汉乐府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七步诗/[三国]曹植 静夜思/[唐]李白 读唐诗/魏德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有哪些曲目?如果有那种教学用的软件...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从2003年春季起在全国大部分教材规划实验区试用 。
与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相同,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也包含6个单元的内容,每单元设一个相对独立的人文主题,围绕主题选取具体的教学材料 。
参照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的具体要求,设计了唱歌、音乐欣赏、学吹竖笛、配乐诗朗诵、音乐故事、音乐情景剧、音乐游戏等栏目,其中音乐故事、音乐情景剧、音乐游戏是新增加的栏目 。
这些教学栏目的安排遵循课程目标中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过程与方法,为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与活动开辟了多重渠道和窗口 。
第一单元 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