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文章诗词风格 范仲淹风格( 四 )


东晋玄言诗泛滥一时 , 直到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 , 才使诗坛骤添异彩 。
陶诗多写田园生活 , 风格自然冲淡 , “质而实绮 , 癯而实腴”(苏轼语) , 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有直接影响 。
南北朝时期 , 南方的代表诗人有谢灵运、谢、鲍照等 。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 , 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
谢受其影响 , 正于描写山水 , 与谢灵运合称为 “大小谢” 。
鲍照擅用七言古体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 风格俊逸豪放 , 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北方最有成就的诗人是由南入北的庾信 , 他以刚健之笔写乡关之思 , 融合南北诗风 , 成为六朝诗歌的集大成者 。
南北朝乐府民歌足与汉乐府前后辉映 。
南朝民歌清丽婉转 , 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民歌粗犷刚健 , 代表作是《木兰诗》 。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诗体完备 , 流派各异 , 名家辈出 , 成就卓著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稍后的陈子昂 , 上承汉魏风骨 , 力扫齐梁宫体颓靡诗风 , 发出清新健康的歌唱 , 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
盛唐时期首先出现两大诗歌流派:一是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 多摩山范水 , 抒写闲情逸致 , 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 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 , 或慷慨悲壮 , 或雄奇瑰丽 。
接着李白、杜甫横空出世 , 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 。
“诗仙”李白继承和发扬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 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 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感情奔放炽烈 , 风格豪放飘逸 。
“诗圣”杜甫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现实主义精神 , 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风貌 , 被誉为“诗史” , 感情内在深沉 , 风格沉郁顿挫 。
李、杜分别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而成为泽被百代、彪炳千秋的伟大诗人 。
安史之乱后 , 进人中唐时期 , 经过短期的过渡 , 唐诗呈现第二次繁荣 。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 倡导了一场新乐府运动 。
他们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创作了《新乐府》、《秦中吟》等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
白居易的《长...
诗词中用典的作用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宋玲)以典入诗 , 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 , 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 , 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 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 , 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 , 即称“用典 。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 , 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 , 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
的确 , 用典用得巧妙、恰当 , 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 , 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 诗句更凝练 , 言近而旨远 , 含蓄而婉转 , 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 , 掷地有声!下面 , 我主要讲四点 , 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
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一、品评历史 , 借古论今 。
如:泊秦准 (杜牧)烟笼塞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 , 是引用的一个典故 , 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 , 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 , 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 , 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 , 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 , 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