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诗词 苏轼 芍药诗词( 五 )


总观牡丹诗,大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 。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 。
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
”(唐·徐夤)用拟人的手法,写牡丹的艳丽 。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唐·刘禹锡)用对比的手法写牡丹花的艳美多情 。
“虚生芍药徒劳娘,羞杀玫瑰不敢开 。
”(唐·徐凝)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超群芳的特点 。
“看遍花无胜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 。
开当青律二三月,破却长安千万家 。
”(徐夤),用形象的比喻写牡丹花的洁白、鲜艳 。
有些诗人更进一步直书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宋代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 。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 。
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 。
”牡丹花开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 。
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 。
如唐朝李山甫的牡丹诗:“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
……”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筹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
第二,借花抒情,伸述心志 。
白居易的诗中有“始知无正色,爱憎随人情 。
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的话 。
流露出诗人对世道混浊,忠奸不分的不满情绪 。
他在《白牡丹》诗中说得更明显:“白花冷淡无人爱,京占芳名道牡丹 。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
”白赞善,自指 。
元和年间,白居易任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因上表请求严惩刺死宰相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受到冷遇,闷闷不乐 。
他在《秋题牡丹丛》中写出了“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的凄楚心境 。
在《惜牡丹花二首》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情绪 。
关于赞美牡丹的诗句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
牡丹诗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
牡丹诗 唐 唐彦谦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
牡丹诗 唐 殷文圭 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
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
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
牡丹 唐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牡丹诗 元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
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
牡丹诗 宋 谢枋得 兰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
春深富贵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 。
对花无语花应恨,直恐明年花不开 。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
关于牡丹的古诗词红牡丹 王维 ????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