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除夕的诗词 除夕的诗词( 六 )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 。
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 。
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
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 。
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 。
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 。
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
《拜年》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水调歌头 端午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 。
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 。
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 。
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 。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 。
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 。
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 。
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 。
中秋思乡漂泊离乡数十载今夜辗转最难眠未知村旁青柳池是否有月寄相思除夕寄我思古时花灯今已无唯有元宵依旧甜除去昨日相思泪喜得湾儿梦里回子于何地开天问斯世几回离国门云梦如留马行处鱼梁必赋玉招魂圣朝无事多来往佳旅相情少去存漫道龙舟达故意同闻山水悼王孙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塞下曲 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竹里馆 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清平调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