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画二字的诗词 形容书画的诗词( 三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5、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一、硬笔书法简介: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 。
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 。
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
二、硬笔书法历史: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 。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 。
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 。
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 。
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 。
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 。
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 。
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 。
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天下的前提条件 。
李正宇说:“作为书...
关于黄蓉的诗词书画有那些?1. 唱过的曲儿: (1) 辛弃疾《瑞鹤仙》「雁霜寒透翱 。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
溪奁照梳掠 。
想含香弄粉,觏妆难学 。
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 。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
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
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
」 歌声: 清音娇柔,低回婉转,令人听着不自禁的心摇神驰,意酣魂醉。
(2)「矮冬瓜,滚皮球,踢一脚,溜三溜 ; 踢两脚 …… 」 ( 第十一回黄蓉与韩宝驹胡闹时所唱 。
) (3)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