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表现手法趣味 表现手法( 六 )


【诗歌鉴赏中有哪些表现手法?那些手法有什么特点?】作业帮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 ,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大江东去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夜鄜(lu2)州月 ,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 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 , 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 , 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 , 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 , 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 , 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 , 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 ,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 作为陪衬 , 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 ,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 如“蝉噪林愈静 , 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 , “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 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 , 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 , 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1)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 , 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 ,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 , 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 , 意在以魏尚自况 , 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 , 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 , 派人将自己召回 , 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在皖南事变后 , 周恩来愤笔疾书“同室操戈 , 相煎何急” , 这里明显化用了曹植《七步诗》里的句子:“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2)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 , 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 , 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 , 这就是暗用典故.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 , 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 , 是星名 , 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 , 作者在此代指辽和西夏统治者;“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保国的决心. (3)正用典故 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 , 中间小谢又清发.”以典代人 , 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 , 也以自赞.“蓬莱” , 为海中神山名 , 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 , 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 , 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 , 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 , 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 , 风格清新刚健 , 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 , 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 , 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中 , 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 , 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4)反用典故 有的词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而反其意用之 , 如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 极力鼓励李入蜀做一番事业 , 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 , 难于上青天” , 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 , 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 , 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 , 这就是典型的反用典故了. 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 , 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 , 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