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寄相思古诗词 七夕古诗词( 五 )


“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 。
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 。
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
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 。
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 。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
关于悲伤爱情的古诗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
——张鸣善《普天乐·咏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衰兰送客咸阳道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
——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赠汪伦》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张泌《寄人》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
——苏轼《鹊桥仙·七夕》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
——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醉别西楼醒不记 。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
——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
——范云《别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
——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
——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
——龚自珍《浪淘沙·写梦》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
——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陆龟蒙《别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有关佳节的古诗词每逢佳节倍思亲,归心折大刀,把酒问青天,羸躯亦点丹 。
醒时同交欢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一些对联: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春节)万家灯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元宵)上旬上,人约黄昏后 。
不见去年人,遭此两重阳 。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醉后各分散,早已有游人观渡 。
长风几万里,壶光转,有暗香盈袖 。
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