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故城相关诗词 交河故城诗句( 四 )


[1][编辑本段]历史价值 交河故城的许多文物 , 如唐代莲花...
吐鲁番火车站如何去交河故城? 交河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 因为它是在大地上直接雕刻出来的一座城池 。
从空中俯瞰河心洲 , 有人说它像一片柳叶 , 有人 说它像一枚橄榄 , 身临其境 , 这座孤岛四周崖壁如削 , 落差有30米 , 加上百米宽的河谷环绕 , 让人觉得它更像一艘搁浅的历史巨轮 。
这就是交河故城 。
交河故城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ju)师前国的国都 , 因亚尔乃孜河的河水分 两路切割大地 , 形成深陷的峡谷 , 然后交汇而去 , 故名交河 。
交河城的奠基者是3000年前的一支游牧民族 , 在与当地土 著混居1000年后发展为车师人 , 他们在这易守难攻之地建立了车师前国 。
车师人利用台地的地势规划整座城市的布局 , 居住的 土屋不是搭建的 , 而是挖出地下院落 , 掏出大小居室 , 用原生土 和夯筑土相结合 , 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营造生活空间 , 这独具的特色是人类智慧的杰作 。
西汉时交河是一个仅有6000人的小国 ,  为强大的匈奴人所控 , 张骞通西域后 , 这里便成了西汉与匈奴角逐的场所 , 五争车师之战长达50年 , 公元前60年匈奴内乱 , 向 西汉投降退出西域 , 从此车师归西汉 , 汉帝在此设西域都护 , 中原政权得以对西域控制 , 车师前部也因此生存了 500年 , 直到公 元450年 , 北凉沮渠安周依仗西域另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柔然的势力 , 攻破交河城 , 灭车师前部 。
沮渠安周占领交河城后 , 便大兴土木 , 建佛寺、筑佛塔 。
好景不长 , 没过十年 , 引狼入室的沮渠氏不仅没有摆脱柔然的控 制 , 反为柔然人所灭 。
过了 180年后 , 麴氏掌控了高昌政权 , 交河为高昌国的郡治所 。
唐代 , 交河城最后一次受宠 , 西域的最高 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设在此 。
中原政权衰败后这里就成为吐蕃、回鹘、突厥等民族部落势力角逐的场所 。
几度易主 , 直至 1389年蒙古游牧贵族闯入后 , 这座军政要塞便销声匿迹了 。
我们现在看到的宏大建筑群 , 是其鼎盛时期的遗存 。
残垣、蚀崖、深沟 , 厚重的断垒 , 高大的土台 , 静静地置于这些高台 上 , 诉说着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 而它曾经拥有的1600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 却成为东方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交流 的一块纪念碑 。
城内南北中央大道贯穿其中 , 大道分支 , 纵横小 巷将建筑群分为若干区 , 官属衙门、寺院佛塔、坊曲街道、民居古井等建筑遗址完好地保存下来 。
这种以支路、巷道来区划功能 分区及在狭长台地大手笔的城市规划构思 , 在我国城市建造史上 尚属罕见 。
据统计:交河现存房舍遗址1389间 , 完整的365间 ,  完整的城门2座 , 佛寺53处 , 水井316眼 , 街道主干线1900多米 , 巷道34条 , 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生 土建筑古城标本 , 代表着一种甚至多种消失的人类文明 。
而今我们在这黄土热浪间走街串巷 , 穿堂入室 , 稍有不慎便会误入死巷 。
遥想当年胡商贩客 , 如云仕女摩肩接踵 。
却怎么也 猜不出东门的高墙狭道为何曲折神秘?也无法想象故城的屋顶是 圆还是尖?揭不开广场西南角200多个婴儿墓葬的神秘面纱 。
登 上髙台 , 错落有致的残垣断壁中仿佛仍有旌旗猎猎 , 刀枪剑戟 ,  战马嘶鸣 。
那喧嚣、那威严早已烟灭灰飞 。
漫步在这黄色高大的迷宫中 , 感受古城残缺之美 , 咀嚼历史的厚重 , 岁月的无情 , 给 人留下无尽的幽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