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唐·张南史 花 描写花钿的诗词 唐代( 三 )


42、张南史 《竹》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
43、韦庄 《三用韵》 笛声随晚吹,松韵激遥砧 。
44、郑南金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 风起韵虞弦,云开吐尧日 。
45、司空图 《杏花》 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 。
46、孙光宪 《更漏子》 求君心,风韵别,浑似一团烟月 。
47、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用伸酬谢》 抗韵吟比雅,覃思念棿摛 。
48、薛能 《杂曲歌辞·升平乐》 佩响交成韵,帘阴暖带纹 。
49、张说 《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 字如龙负出,韵是凤衔来 。
50、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茂功期舜禹,高韵状羲黄 。
51、无可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 春来诗更苦,松韵亦含凄 。
52、耿湋 《元日早朝》 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 。
53、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一作洛滨对雪忆谢二兄弟)》 积彩明书幌,流韵绕琴台 。
54、李百药 《火凤词二首》 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
55、陈昌言 《白日丽江皋(一作鲍溶诗)》 何年谢公赏,遗韵在江皋 。
56、李百药 《奉和正日临朝应诏》 献寿符万岁,移风韵九成 。
57、王绩 《山夜调琴》 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 。
58、司马逸客 《雅琴篇》 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 。
59、吕温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 忆尔山水韵,起予仁智心 。
60、李乂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 。
61、储光羲 《贻阎处士防卜居终南》 石门动高韵,草堂新著书 。
62、羊士谔 《酬卢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 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 。
63、韩仲宣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花字)》 云浮宝马,水韵香车 。
64、吕温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
65、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芳名动北步,逸韵凌南皮 。
66、马戴 《宿翠微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
67、刘孝孙 《咏笛》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
68、钱起 《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 兴来文雅振,清韵掷...
收集诗词 急!!! 渐看星潆失南箕 。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不知秋思落谁家 。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今夜清光似往年!引领还入房 。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泪下沾裳衣,殿前拾得露华新,愁思当告谁,疑是地上霜,何事长向别时圆,把酒问青天 。
由来征战地 。
至今不会天中事,湓浦沙头水馆前,冷露无声湿桂花,玉蟾清冷桂花孤 。
今年八月十五夜 。
汉下白登道,银汉无声转玉盘,天涯共此时 。
戍客望边色, 好风偏似送佳期 。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碧海青天夜夜心 。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
昨风一吹无人会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
未必素娥无怅恨,此夕羁人独向隅 。
情人怨遥夜,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低头思故乡 。
山中夜来月 。
出户独彷徨,吹度玉门关 。
儿童漫相忆,胡窥青海湾 。
此生此夜不长好,长河渐落晓星沈,明月明年何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