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黄河颂》钢琴曲的诗词 黄河颂钢琴曲( 二 )


该画作被视为文革后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作品,这幅长二百九十七厘米、宽一百四十三点五厘米的巨作创作于一九七二年 。
当时,陈逸飞年仅二十五岁,担任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 。
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 。
这些都完美地体现了陈逸飞所接受的严格的苏联教学体系的技术性训练 。
同时,陈逸飞善于吸收和转化的敏捷和聪颖,也体现在《黄河颂》的构图经营上 。
1996年在香港曾以128.5万港元售出,而2007年5月将在北京2007嘉德春季拍卖会上展出,估价2000万元人民币 。
背景钢琴协奏曲《黄河》在1969年问世数年后,《解放日报》美术编辑洪广文需要借调人手绘画宣传画作 。
1972年,年仅25岁的陈逸飞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随即与夏葆元、王永强、张定钊、秦大虎、严国基奉调参与上海市《黄河》油画组画的设计 。
创作室位于汉口路309号的旧《申报》大楼三楼 。
钢琴协奏曲共成4个部分,这组画也分为4幅 。
严国基画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陈逸飞画第二乐章《黄河颂》,夏葆元和王永强画第三乐章《黄河愤》;秦大虎和张定钊画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其中《保卫黄河》原本是画毛泽东与林彪在一起,后来林彪变节,需要重画 。
在四幅作品中,陈逸飞的《黄河颂》最为外界熟悉 。
它的初稿是水粉稿,除了画一位红军外,身边还有一位披著羊皮的农民,但陈逸飞认为一个人站在山岭,会令画面更简洁有力,在第二稿剔走农民角色 。
这做法当时引起美术界争议,认为这做法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 。
为了按自己的想法绘出该画,陈逸飞为此要跟各领导打招呼、通关系 。
[3]陈逸飞为了画士兵手握步枪的样子,还找来了一张苏联油画的印刷品,内容是列宁检阅军队,一排排战士手握步枪,陈逸飞为了研究这张模糊不清的印刷品,把作品看了一个上午 。
直至5年后,1977年举办的全军美术展首次展出该作,其感染力和绘画技巧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
1980年代,陈逸飞决定出国,登机前一晚,突然决定要将数幅画搬走,尤其是《黄河颂》 。
由于《黄河颂》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陈逸飞要叫一班小兄弟帮手搬运,但画作实在太大,要用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才可以载走,不料在拐弯时,《黄河颂》的画布裂开了 。
据说后来的修复工作是由陈逸飞胞弟陈逸鸣负责 。
1997年元旦陈逸飞在《新民晚报》曾撰写《既英雄又浪漫》一文说:“《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羊倌,扎著羊肚子头巾,扛著头,仰天高唱信天游 。
反复思量后,发觉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 。
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笑傲山河 。
创作过程中,我把山顶明亮如炽的光感复还到画布上,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我在红军战士的步枪枪眼里,画了一小团红布,形同一朵盛开鲜艳的小花,还在他的脚下,画上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 。

【赞扬《黄河颂》钢琴曲的诗词 黄河颂钢琴曲】

”1996年,该画在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以128.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中国最昂贵的油画之一 。
2007年5月13日该画将在嘉德公司拍卖会上再次拍卖,嘉德公司估价为2000万元 。
二、人教版初一下册的课文原文黄河颂(光未然)(朗诵词)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人教版教参一、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