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乡的诗词 有内涵的思乡诗词( 七 )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 。
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
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 。
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 。
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 。
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
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 。
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 。
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 。
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 。
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 。
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
质朴而深情 。
问讯梅菊 。
“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 。
”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 。
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 。
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
表现思乡 。
乡愁的诗句余光中的《乡愁》 【诗歌全文】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When I was a child,my homesickness was a small stampLinking Mum at the other end and me this.When I grown up,I remained homesick,but it became a ticket By which I sailed to and from my bride at the other end.Then homesickness took the shape of a grave, Mum inside of it and me outside.Now I'm still homesick,but it is a narrow straitSeparating me on this side and the mainland on the other. 【主题】这首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
【诗歌评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
余光中的这首诗,把{ 祖国大陆}与{台湾 }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 }的思想感情 附赠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陆的强烈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