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18讲 诗词格律十讲( 三 )
有人把她比作《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当然,王熙凤的品质大大不如张幼仪 。
不仅如此,张家更有钱,所以徐家很高兴找到这个媳妇 。
大家都知道,解放前的婚姻,一为政治,二为经济 。
而徐父是商人,自然很喜欢,更重要的是,张幼仪的大哥张家敖是中国银行总裁,徐志摩知道而且认识张家敖 。
以前读书时,张家敖曾视察过徐志摩就读的中学,知道徐志摩的语文好,作文写得好,所以同意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事 。
二哥张学励,是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名的哲学家,民社党主席 。
张学励介绍徐志摩认识了梁启超,梁启超深爱徐志摩这个弟子劝他出国深造 。
于是1918年8月,徐志摩赴美留学,同行有汪精卫 。
他先到克拉克大学学历史,一年后取得学士学位 。
1919年9月份,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政治经济学,一年后获硕士学位 。
1920年7月份,徐志摩不想读了,到英国剑桥大学找罗素(一位自然哲学家,被徐志摩称为英国的"梁启超"),但两人失之交臂了 。
因为罗素因反对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遭"解聘",而来中国教书,徐志摩却赴英国找他,未果 。
当然,后来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徐志摩的爱情观深受罗素影响 。
进不了剑桥,只有在伦敦大学读政治经济博士,认识了陈西滢,张世昭,林长民(林徽因之父,北洋军阀司总长) 。
经林长民介绍认识剑桥大学教授迪根生,由此进入剑桥大学,当时叫康桥大学,这样就与康桥发生了联系 。
一>确立志向: 彩虹似的梦 。
因为徐志摩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干事机械;法国人太阴,干事过分;南欧人太乱,头脑混乱;美国人浅薄,文化历史不长 。
所以比较像样的是英国 。
他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机械;时保守的,但不顽固" 。
所以他认为在英国实施民主政治的条件,远在大喊大叫的美国人之上 。
所以在他心目中就要树立一个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
因此在他的一篇散文《吸烟与文化之辩》中,他说过:"我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振动的 。
"可见康桥对他的影响之大 。
客观上看,英国的民主是自由的,他非常羡慕,主管上看,他有个追求:爱、美、自由 。
同时他最好的朋友胡适也说过"徐志摩一生追求爱、美、自由",英国正好符合主客观要求 。
二>步入诗坛 。
徐志摩当时留学是想当类似美国国务卿的政治家,后来弃政从文是受到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影响,也包括当时一些作家,作品的影响 。
同时由于他喜欢结交上流人物,其中曼殊斐尔对他的影响最大 。
一天晚上11点钟,徐志摩去拜访曼殊斐尔,虽然只有20分钟,但连任谈得十分投机 。
曼殊斐尔的美给他极大的吸引力,对她的话言听计从,徐志摩说过"这20分钟是不逝的20分钟",可见给他的印象很深 。
他曾说过她的美是完全的美,是纯粹的美,是可感不可知的美,是不可分析的美,是自然界的杰作 。
所以曼殊斐尔说:"徐志摩,你将来最好去搞文学,最好不要搞政治 。
"这对徐志摩触动很大,也是徐志摩开始走向文学创作的原因 。
第二个原因是离婚与失恋的影响 。
他在伦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所以徐志摩去追求她,但他是结过婚的 。
追求时当然遇到阻力,林徽因说:"我是少女,你是有妇之夫,你得先离婚 。
"徐志摩听后觉得很有希望,于是与1922年赴柏林找张幼仪离婚 。
因为浪漫的他认为林徽因是爱、美、自由的化身,虽然张幼仪很好,但是没有浪漫气质 。
他说:"我要当中国第一个离婚男人" 。
通过很多朋友做张幼仪的工作,最后张幼仪同意了,之后两人关系更好,一礼拜一封信 。
离婚后他立刻回到了英国,却发现林徽因已经到美国学建筑学 。
可能林徽因的父亲认为徐志摩当女婿不适合 。
此刻,老婆没了,恋人没了 。
两脚踏空,心悲凉,用诗抒怀,《春》中写到他看到别人在草丛中恋爱,自己很眼红,感觉自己很孤独 。
所以开始步入诗坛 。
三>迷恋自然 。
剑桥大学很美,古典建筑群,蓝天碧海,鸟语花香,田野里点缀着农舍,一条康河贯穿其中 。
若分析《再别康桥》,必须读《我所知道的康桥》,介绍了他每天的生活——划船,看闲书 。
- 一叶舟诗词 江中一叶舟
- 灯酒几盏有关的诗词 灯 诗词
- 诗词苔(其二) 苔 诗词
- 四年级下学期古诗词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 1到6年级的全部古诗词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古诗词
- 写给奶奶的诗词 写给病人的诗
- 让生命浸染诗词的馨香 关于生命的古诗词
- hao123毛泽东的诗词及背景
- 赞美世事的诗词 感慨世事沧桑诗词名句
- 有关思乡的诗词 有内涵的思乡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