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舟诗词 江中一叶舟( 五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这是一首忆旧词 。
原作有两首 , 内容相近 , 这里选第一首 。
这首记梦小词 , 是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居汴京时的作品 。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
“多少恨 , 昨夜梦魂中 。
”句意是:一切的悲愤 , 都来自昨夜梦中之事 。
这句话总领全词 , 点明主旨 。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事 , 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
梦中的事固然是他时时眷恋的 , 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 , 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了 。
廖廖八字将日夜思念、悲愤交加、郁愁难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来 。
有荡气回肠之至 。
“还似旧时游上苑 , 车如流水马如龙 , 花月正春风 。
”这三句均写梦境 。
在梦境中又重现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时的欢乐情景 。
“车如流水马如龙”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本该为:“车如流水 , 马如游龙 。
”在唐诗中也有成句:“车如流水马如龙 , 仙史高台十二重 。
”尽管前人一再说过 , 却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经李煜入词 , 便成佳句 。
原因在于:一是出现在梦境中 , 富于迷离惝之感;二是有上下文烘托 , 犹绿叶之扶红花 。
此句虽只七字 , 却写出了内苑车马喧阗的景象 , 而词人游兴之浓 , 亦寓于字里行间 。
紧接着再加上一句充满赞叹情味的结尾——花月正春风 。
这一句写出了游赏时间和观赏对象;同时还象征着李煜生活中最美好 , 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
这一句将梦游之乐推向最高潮 。
而词却就在这高潮中陡然结束 。
从表面上看 , 似乎是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 , 实际上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今日处境的无限凄凉 。
梦境越是美好 , 现实就越是悲惨 。
这是一种“正面不写 , 写反面”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 。
这首小词 ,  “深哀浅貌 , 短语长情” , 在艺术上达到高峰 。
“以梦写醒”、“以乐写愁”、“以少胜多”的高妙手法 , 使这首小词获得耐人寻味的艺术生命《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 ,  春意阑珊 ,  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 ,  无限江山 ,  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 , 帘外雨 , 五更寒 , 是梦后事;忘却身份 , 一晌贪欢 , 是梦中事 。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 , 惊醒残梦 , 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
梦中梦后 , 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  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
作“莫凭栏” , 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 , 将引起无限伤感 , 作“暮凭栏” , 是晚眺江山遥远 , 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两说都可通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 , 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 不久于人世 。
“天上人间”句 , 颇感迷离恍惚 , 众说纷纭 。
其实语出白居易...
带一字的诗句何满子 张帖 古国三千里 , 深宫二十年 。
一声何满子 , 双泪落君前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 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 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万紫千红总是春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