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的诗词 电网客服青春的诗词( 六 )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二、王勃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
...
与雨有关的古诗词 片段 文章 有赏析的最好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得玻璃窗啪啪直响 。
雨越下越大 。
窗外迷迷蒙蒙的一片,好象天地之间挂起了无比宽大的珠帘 。
雨点儿落在屋顶的瓦片上,溅起的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对面的屋顶上 。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线 。
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
——《雨》听听那冷雨 作者: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
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
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
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
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
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
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 。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 。
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 。
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 。
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 。
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 。
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 。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
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 。
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