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梧桐在古诗词中的意象( 二 )


梧桐作为意象有什么含义梧桐的象征含义1、高洁品格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
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 。
”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
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
2、忠贞爱情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
3、孤独忧愁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
4、离情别绪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 。
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
...
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哪些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
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
2. 长亭 。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
3. 南浦 。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
4. 酒 。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 。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 。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
3. 莼羹鲈脍 。
典出《晋书·张翰传》 。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
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 。
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 。
”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