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 诗词 旱灾杰克( 二 )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 , (前114年) , "四月 , 关东旱 , 郡国四十余饥 , 人相食" 。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 。
隋开皇六年(586年)七月旱 , 米粟踊贵 。
八月 , 关内七州旱 。
开皇十四年(594年)年关中大旱 , 文帝率百官及百姓就食洛阳 。
大业八年(612年)大旱 , "时发四海兵 , 帝亲征高丽 , 六军冻馁 , 死者十八九 。
"大业十三年(617年)大旱 , "时郡县乡邑 , 悉遣筑城 , 发男女 , 无少长 , 皆就役 。
"唐中和四年(884年) , 江南大旱 , 引发饥荒 , 人相食 。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 , 史载"南方大旱 , 种粒皆绝 , 人多流亡 , 因饥成疫 , 死者十二三" 。
元朝天历元年(1328年)至至顺元年(1330年) , 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连年大旱 , 饥民相食 。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陕西连年大旱 。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13省受旱 , "草根树皮 , 搜拾殆尽 , 流民载道 , 饿殍盈野 , 死者枕藉" 。
1920年 , 中国北方大旱 。
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40多年未遇的大旱 , 灾民2000万 , 死亡50万人 。
1929年 , 陕西大旱 , 80%的县受灾 , 估计死亡加逃亡人数达300万 。
1942-1943年 , 中原大旱 , 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300万人 。
古代诗词有没有描写特大旱灾,或者其他自然灾害之前征兆的句子?...一、水浒传《红日》 烈日炎炎似火烧 , 野田禾稻半枯焦 。
农夫心内如汤煮 , 公子王孙把扇摇 。
二、 《锄禾 》卿誉龙(原创) 锄禾艰辛日当午 , 汗流浃背民幸苦 。
可惜苍天对不住 , 怜惜雨滴屈指数 。
但愿今年收成多 , 求神拜佛意如何 。
明知天地靠不住 , 自力更生寻快乐 。
三、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 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 ,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 , 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 江月年年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 , 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 , 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 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 , 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 , 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 , 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 , 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 , 落月摇情满江树 。
四、夏日叹 作者:杜甫 (唐代) 夏日出东北 , 陵天经中街 。
朱光彻厚地 , 郁蒸何由开 。
上苍久无雷 , 无乃号令乖 。
雨降不濡物 , 良田起黄埃 。
飞鸟苦热死 , 池鱼涸其泥 。
万人尚流冗 , 举目唯蒿莱 。
至今大河北 , 化作虎与豺 。
浩荡想幽蓟 , 王师安在哉 。
对食不能餐 , 我心殊未谐 。
眇然贞观初 , 难与数子偕 。
五、《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 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 , 小麦覆陇黄 。
妇姑荷箪食 , 童稚携壶浆 , 相随饷田去 , 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 , 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 , 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 , 抱子在其旁 , 右手秉遗穗 , 左臂悬敝筐 。
听其相顾言 , 闻者为悲伤 。
家田输税尽 , 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 , 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 , 岁晏有余粮 ,  念此私自愧 , 尽日不能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