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香囊 诗词 红楼梦里的香囊是谁的( 九 )


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
这部宏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值得学习品味的地方 。
这里仅从结构布局的角度,研究一下《红楼梦》前五回书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的特点 。
一、过去对《红楼梦》前五回的介绍 《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第四册(必修)教师教学用书》2004年10月第1版11月第1次印刷,39-41页)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
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
第一回是开篇 。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 。
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
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
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
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
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 。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 。
《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
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 。
上列的概括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讲述了《红楼梦》前五回书的内容与结构,但并不精当,只简要地提了作品的内容,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并无体现 。
而且,这些文字在讲述内容时有明显的不合理的侧重倾斜,倘若对《红楼梦》不熟的人照了这些介绍按图索骥,查对原文,则一定会一头雾水 。
基于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进行概括,一则明了它的内容,二则搞清它的结构特点 。
二、新的定位与概括 1、前五回的内容的新概括 第1回 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内容:落魄书生贾雨村幸遇乡宦甄士隐,受到资助,得以进京赶考 。
甄士隐在正月十五丢了小女英莲;又在三月十五遭火烧光了家产,后遇一疯道人,随之而去 。
交待了写作缘起:青埂峰下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得到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帮助,幻形入世,却将一番经历镌在自身之上,后被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下来,流入人间,是为《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