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搬弄是非的诗词 讽刺背后搬弄是非图片( 二 )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
”《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
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
羊落虎口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 。
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 。
亦作“羊入虎口” 。
养虎自啮 啮:咬 。
养老虎,咬伤自己 。
比喻纵容敌人而自受其害 。
养虎自残 见“养虎自啮” 。
养虎自毙 见“养虎自啮” 。
养虎贻患 同“养虎自遗患” 。
杨虎围匡 《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 。
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 。
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
”杨,通“阳” 。
后因以“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
养虎为患 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手其害养虎伤身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 。
比喻纵敌留患 。
养虎留患 同“养虎自遗患” 。
燕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 。
燕颔虎头 ①形容相貌威武 。
②借指武将、勇士 。
燕额虎头 同“燕颔虎头” 。
绣虎雕龙 比喻文章的辞藻华丽 。
熊腰虎背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 。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熊据虎跱 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
柙虎樊熊 柙中的虎,樊内的熊 。
比喻被囚的恶人 。
握蛇骑虎 比喻处境极其险恶 。
豕虎传讹 同“豕亥鱼鲁” 。
身寄虎吻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 。
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
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
如狼如虎 见“如狼似虎” 。
如虎生翼 同“如虎傅翼” 。
如虎傅翼 好象老虎生出翅膀 。
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
如虎得翼 同“如虎傅翼” 。
敲山震虎 见“敲山振虎” 。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
前怕龙,后怕虎 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
潜龙伏虎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 。
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
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势盛 。
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
”猛虎出山 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 。
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 。
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
龙争虎战 同“龙争虎斗”...
形容拜佛的词语《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名为《西游记》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其一为元道士丘处机的地理著作《西游记》;其二为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其三为“华阳洞天主人”(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或李春芳)的小说《西游记》 。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 。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
《古典名著《西游记》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 。
小说以整整七回的“大闹天宫”故事开始,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要的地位 。
第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经的缘起 。
从十三回到全书结束,讲述了五百年后,观音向孙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须随唐三藏到西方取经,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 。
孙悟空遂紧随唐三藏上路,途中屡遇妖魔鬼怪,二人与猪八戒、沙僧等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西经之旅 。
作品写于明朝中期,当时社会经济虽繁荣,但政治日渐败坏,百姓生活困苦 。
作者对此不合理的现象,通过故事提出批评 。
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万余字 。
分回标目,每一回目以整齐对偶展现 。
故事叙述唐三藏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经过九九八十一次磨难,到西天取经的过程 。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 。
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名祎(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