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相思 古诗词 关于相思的古诗词( 二 )


-戴叔伦《相思曲》5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55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 。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5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
-顾敻《诉衷情》5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5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5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
-乐婉《卜算子》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白居易《浪淘沙》6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6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
-邵瑞彭《蝶恋花》6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晏殊《玉楼春》64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
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
-曹雪芹《终身误》65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
-周邦彦《玉楼春》6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曹雪芹《红豆词》6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68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
-冯小青《怨》69锺情怕...
求一首诉说相思的诗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明月人倚楼 。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 。
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 。
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
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
2. >陈东甫花深深 。
柳阴阴 。
度柳穿花觅信音 。
君心负妾心 。
怨鸣琴 。
恨孤衾 。
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
这是一首描写弃妇的怨词 。
“花深深 。
柳阴阴 。
”起笔用联绵辞深深、阴阴,将春花杨柳之繁盛写出 。
初读时,可能会以为这真是描绘大自然之春光 。
其实不然 。
“度柳穿花觅信音 。
”原来,花柳皆为喻象,喻指两情欢娱的世界 。
此句,写女主人公寻觅其情人的经历 。
觅字下得贴当,与花深深柳阴阴相呼应,则浮花浪柳之妖冶繁盛可知 。
女子终于明白:“君心负妾心 。
”情人已背信弃义 。
由此可以想见女子肝肠之寸断 。
“怨鸣琴 。
恨孤衾 。
”这两句写尽女子被弃后的凄凉幽怨之味 。
无穷永昼,唯有寄孤愤于鸣琴 。
漫漫长夜,终是辗转反侧于孤衾 。
琴、衾,是当日情好欢乐之见证,竟成为一场悲剧之象征,触物伤心,如此日月,人何以堪?词句极短,而酸楚无限 。
“钿誓钗盟何处寻 。
”寻字,与上片之觅字,道尽女子的失落感与不甘心,皆见性情语 。
追怀当日山盟海誓,信誓旦旦,只因为相信“但教心似金钿坚”,如今全已幻灭 。
寻寻觅觅惝怳迷离,遂托出女子全部痴情 。
“当初谁料今 。
”上句是旧情之回澜,结句则是返转回来,从痴迷而悔悟 。
弃妇心澜汹涌,千回百折,终难平息,是在意内言外 。
词人对弃妇抱同情之感,设身处地为其作词,难能可贵 。
此词纯为女子声口,明白如话,如诉如泣,故能感染人 。
篇幅短小,言辞简练,却淋漓尽致地展示出爱情悲剧女子痴情,故富于含蕴 。
3. 长相思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
长相思,长相思 。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
此词纯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 。
词的上片,一气流出,情溢乎辞,不加修饰 。
“若问”两句,自问自答,痴人痴语 。
要说“相见”是解决“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小晏却认认真真地把它说了出来,正是如黄庭坚《小山词序》所云“其痴亦自绝人” 。
结句非同凡响,抒写了比相思不相见更大的悲哀 。
“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 。
纵使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终是不能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