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离别意象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意象

带有离别意象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意象

写离别的意象解读意象(一)折柳赠别在别离词的意象群中,“柳”出现的频率最高,蕴蓄的离思最深,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 。
“柳”者,留也 。
这一字音上的联系,已足以使柳获得诗人的青睐,更何况它那长条依依的体形活脱就是一种款款惜别的天然姿势 。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即着眼于此 。
正是鉴于它在字音上和体形上的这些特征,柳不仅成为送别时约定俗成的赠物,更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这是出现的最早的以杨柳表惜别之情的诗句,因为有了袅袅的柳枝为意象,离别的伤感仿佛更多了些春意与诗情 。
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而“灞桥”一词,不仅屡屡出现于别离文学作家笔下,且载于史籍 。
《三辅黄图》卷六云:“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
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 。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亦云:“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销魂桥也” 。
由此可知它之成为别离诗词中司空见惯的意象,决非偶然 。
在诗人笔下,柳有时以“多情”的形象登场有时又以“无情”的面目亮相 。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
诗中,对柳的无情的判断从何而来呢?学生讨论,回答 。
教师明确:从来都是折柳赠别,但从来都没有一次是能够将人留下来的,因此说柳是无情的 。
这里翻用其意,通过对柳树的“无情”的判断,更曲折、因而也更强烈的表达了惜别之情 。
有点类似于毛阿敏的一首歌《思念》:“又把聚会当成一次分手” 。
因此这是一种更强烈的表达 。
这种表达,在特定的情境中,意味要比正话正说更浓烈 。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一—折柳赠别 (板书)(二)芳草惜别唐宋两代是诗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而“芳草”意象的内蕴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
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 绵延不绝的连天碧草,不正应合了诗人心中无限的别思吗?(播放背景音乐李叔同《送别》,情真意切,激发学生情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阳光下翠绿的野草一路蔓延连接着荒城 。
又要送走了那出门远行的友人,萋萋的芳草不也象极了我们此时依依不绝的别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同样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这里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
芳草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情,离别的愁情似乎在“芳草”意象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
教师归纳: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二—芳草惜别 (板书)(三)长亭饯别古人长途远行,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都不发达,山河阻碍,跋涉艰难,且风餐露宿,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因此各地都有自己的送别之地 。
当时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
饯行送别是古人怅惋兴悲、触动心灵之事 。
“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
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 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 。
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地 。
既然有陆上的送别之地,就有水边的送别之所,如“南浦” 。
屈原《九歌`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它不断渗透进作家们的离情别绪,终于取得了被作家们争相用作意象的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