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诗词中叫什么 宣纸 诗词

宣纸诗词中叫什么 宣纸 诗词

写宣纸的诗诗词 七律·宣纸赞 文 / 碧波 ??宣纸奇葩誉海瀛,书图妙味仗伊灵① 。
??棉皮特净单双类,云母矾蝉玉版型 。
??虎色槟榔珊雪染,裱糊水印仿碑铭② 。
??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 。
????注:①郭沫若语:“宣纸是中国人民的独特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
??②以上四句分述宣纸按原料、按加工程度、按染色分类法,以及除书写绘画外的各种用途 。
宣纸为什么叫宣纸?有什么来由?宣纸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
起源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 。
起于唐代,历代相沿 。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 。
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 。
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 。
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
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
分类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 。
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
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
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
生宣则吸水力强 。
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 。
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 。
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
而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 。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
另外,宣纸按用料配比不同,又可分为棉料、皮料、将净三类 。
原料宣纸的选料和其原产地泾县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
因青檀树是当地主要的树种之一,故青檀树皮便成为了宣纸的主要原料 。
而当地又种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为了原料之一 。
泾县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 。
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 。
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 。
制作过程宣纸的制作工序大致可分为十八道,如果细分,则可超过百道 。
其中有保密工序,不为外人所知 。
伐条宣纸的传统做法是,将青檀树的枝条先蒸,再浸泡,然后剥皮,晒干后,加入石灰与纯碱(或草碱)再蒸,去其杂质,洗涤后,将其撕成细条,晾在朝阳之地,经过日晒雨淋会变白 。
然后将细条打浆入胶:把加工后的皮料与草料分别进行打浆,并加入植物胶(如杨桃藤汁)充分搅匀,用竹帘抄成纸,再刷到炕上烤干、剪裁后整理成张 。
宣纸的每个制作过程所用的工具皆十分讲究 。
如捞纸用的竹帘,就需要用到纹理直,骨节长,质地疏松的苦竹 。
宣纸的选料同样非常讲究 。
青檀树皮以两年以上生的枝条为佳,稻草一般采用砂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 。
尺寸常用宣纸规格(单位:厘米)小三尺:50*100大三尺:69*100四尺:69*138五尺:84*153六尺:97*180八尺:124.2*248.4丈二:144.9*367.9当在初学时,通常以“全开纸”书写作品,如须写较小些,可裁成二等分,称为“对开”,裁三等分是“三开”,裁四等分为“四开”,这些称呼已成为一般使用者的习惯,不过除了这些尺寸外,也可依需要来裁开使用 。
在台湾造纸方式,其原料有雁皮,桑树皮等是属于韧皮类,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清洗,漂白后筛除杂质,打浆,借以搅拌分离纤维,再加水稀释,放入比例黏剂(分散剂)成浆料便可进行抄纸,抄纸是利用竹帘及木框,将浆料荡入其中,经摇荡,使纤维沈淀于竹帘,水份则从缝隙流失,纸张久荡则厚,轻荡则薄,手抄纸完成后取出竹帘,需以线作为区隔后重叠,并待水份流失部份,采重压方式增其密度,便可进行烘培,烘纸是利用蒸气在密封的铁板产生热度,以长木条轻卷手抄纸,用毛刷整平,间接加热使纸干燥,同时进行品检,就是成品的宣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