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诗词中叫什么 宣纸 诗词( 四 )
由于媒体平台的强势,歌词大概是现今流传度与能见度最高的文字了 。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你已无法假装它不存在或没影响力;另一方面,歌词也必须要有相当一部分使用浅白直接的口语,以文章的标准来审视,这种口语文字的内涵经不起推敲,词意的经营显得很薄弱,语法结构松散,并不像新诗般有比较深入、可以咀嚼的文字张力,在我看来并不具备单独被阅读的乐趣 。
但在经过“歌词大会考”的文字数据汇总后,触发了我的灵感:其实歌词还能延伸出相关含义与知识,让人吸收理解 。
我想从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导入文学领域,可谓寓教于乐,比较不那么生硬与八股,教学上也比较灵活轻松,容易引起学生族群学习的兴趣 。
我所创作的“中国风”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比较适合拿来作为修辞学教材 。
这里,我将做一个详尽的解释,读者可在欣赏流行歌词的同时,轻松了解到16种修辞法的基本概念,并附以《青花瓷》实例,分享歌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技巧 。
1.感叹:文句的内容除了陈述某种语意,语气上亦明显表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强烈情感,强调赞叹、惊讶、伤感、愤怒、讥嘲、鄙斥、恐惧或希望等情感反应 。
一般常借用叹词、助词,并搭配感叹号,来表现强烈的情感 。
例如在《刀马旦》中,“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 。
”故事中人只身在北大荒中,身寒心更冷,然而一碗热汤,不仅去除生理寒冷,更温暖了一颗孤独的心,因而发出满足的赞叹 。
“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 。
”出现在《千年之恋》中的这句歌词则又是另一种情境的感叹,说明爱情难以得到的思念 。
2.譬喻: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说明或形容抽象的谈话主题 。
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 。
“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的另一事物,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像”之类的连接语词 。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 。
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艺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选择、冲泡到茶具的应用等等,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
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致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
3.类迭:即反复使用同一个字词或语句的修辞法 。
而“类”与“迭”还有使用上的差异:“类”表示字词(类字)或句子(类句)非连续出现,而是间隔重复使用;“迭”不管是字词还是句子都接连重复使用,又叫“迭字”与“迭句” 。
“类迭”修辞有意识地重复使用同一语词或语句,除了语调上的和谐效果外,也是借此突出某种意念,强调某种感情 。
例如《小小》:“小小的感动雨纷纷...
宣纸在古代为何叫宣纸?用途还是材质?宣纸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
起源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 。
起于唐代,历代相沿 。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 。
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 。
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 。
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
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
分类按加工方法分类,宣纸分为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
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故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 。
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而非水墨写意画 。
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
熟宣可再加工,珊瑚、云母笺、冷金、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 。
生宣则吸水力强 。
用淡墨水写时,墨水容易渗入,化开 。
用浓墨水写则相对容易 。
故创作书画时,需要掌握好墨的浓淡程度,方可得心应手 。
而生宣的品类则有夹贡、玉版、净皮、单宣、棉连等 。
半熟宣也是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玉版宣”即属此一类 。
另外,宣纸按用料配比不同,又可分为棉料、皮料、将净三类 。
- 失落伤感的诗词 梦醒失落伤感诗词
- 学古诗词体会 古诗词教学心得体会
- 骂人不可理喻的诗词 不可理喻的意思
- 丛中一点红 诗词 万绿丛中一点红
- 匈奴金冠诗词 匈奴王金冠
- 有关蝉的诗词 有关知了的诗
- 残疾人献爱心诗词 献爱心
- 咏太极诗词 咏春和太极哪个厉害
- 汪国真的古诗词 汪国真的诗
- 有关励志的诗词 有关励志的现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