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蠡园诗词 蠡园

赞美蠡园诗词 蠡园

赞美鼋头渚的诗句有哪些?赞美鼋头渚的诗句有: 《太湖鼋头渚》 作文/王心鉴 白雾横鼋渚,绛雪绕村郭 。
花气熏古寺,竹影摇画阁 。
归舟泛柳浪,佳人踏渔歌 。
回首虹桥上,斜阳入烟波 。
七律 鼋头渚烟涛涌雪太湖秋,绿影婆娑上玉楼 。
鹿顶生晖携远梦,鼋头聚景画新畴 。
横云吴越渔庄水,叠浪蠡园济世舟 。
醉洒江南调月色,金风无意染芳州 。
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 。
2012年10月26日,鼋头渚晋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 。
...
求关于赞美无锡的诗歌这是郭沫若赞美无锡鼋头渚的诗句 。
1975年,郭沫若在无锡游览,先经过蠡园(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而得名 。
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号称“山明水秀之区” 。
1927年至1936年,同村人王禹卿、王亢元父子在虞的帮助下,利用原有基础,建蠡园;1930年王家的亲戚陈梅芳在其西侧再建“渔庄”,又名“赛蠡园” 。
建国后,于1952年扩建蠡园长廊约200米,使蠡园与渔庄相连;1980年前后又拓建“层波叠影”新区;仍以蠡园命名以上全部景点 。
该园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 。
)郭老对蠡园赞美不已,留下佳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 。
后来又游览了鼋头渚,才惊叹蠡园很美,与鼋头渚相比较,尚有不如,所以写下了:“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
1979年,著名书法家李可染写下了“太湖佳绝处”一额,这一匾额就挂在1931年建造的鼋头渚老大门上,被称为太湖佳绝处牌坊 。
到1981年,无锡市取到了郭沫若老先生的手迹,才制成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匾额 。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 。
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 。
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 。
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 。
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
1918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 。
5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后又不断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达300公顷,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 。
鼋头渚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及犊山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 。
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风景旅游胜地 。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欢迎大家来无锡玩! 展开
江南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权威回答:现代的江南 现代江南的定义,大概分大江南和小江南两种,即广义的江南和狭义的江南 。
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即苏南、浙江、安徽长江以南、江西、湖南和湖北长江以南地区 。
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 。
广义的江南的定义始於古代的区划(江南道),也常有文学作品描述 。
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的事 。
天气预报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为广义江南地带 。
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均位於小江南以外的大江南地带 。
狭义的江南大致指苏南和浙北地区,但具体范围并不很明确 。
这个概念大概从唐末开始,到明清时期成型 。
最明确的江南核心地带,大致只包括太湖周边的几个城市,如苏州、杭州、无锡、常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