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诗词 酒文化的诗句( 十 )


到最后落得个醉醺醺水中捉月而死 , 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
诗与李白齐名的杜甫 , 其酒名远不如李白 , 但此子嗜酒却较之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 。
杜甫十四五岁时酒量便大得惊人 , 世称“少年酒豪” 。
他一生仕途坎坷 , 郁郁不得志 , 生活穷困潦倒 , 然而却“得钱即相觅 , 沽酒不复疑” , “朝回日日典春衣 , 每日江头尽醉归” , 直到“数茎白发哪抛得 , 百罚深杯亦不辞” , “浅把涓涓酒 , 深凭送此身” , 真有点与酒同归于尽的架势 。
事实上这位“酒豪”也确实是与酒同归的 , 公元七七零年 , 五十九岁的杜甫避难到湖南耒阳 , 为洪水所困 , 这时的杜甫已经是一付 “亲朋无一孚 , 老病有孤舟”的狼狈象了 , 但毕竟是位名人 , 耒阳县令慕其诗名 , 亲自送去酒肉表示慰问 。
杜甫已经几个月不开荤了 , 饥肠辘辘 , 见了美酒自然是一醉方休 。
谁知 , 这一醉竟醉得千古不醒 。
苏轼素以诗、书、画号称“三绝” , 其实他的嗜酒也堪称一绝 。
他的诗更是酒气醺天:“三杯卯酒人径醉 , 一枕春眠日亭午” , “醉眼朦胧觅归路 , 松江烟雨晚疏疏”……苏轼不光自己喝酒 , 还把造酒的技术传授给别人 , 在他六十二岁那年 , 被贬到儋州(今海南省儋县) , 他在那里教会许多黎族人酿酒 , 有一次他到一个徒弟家饮酒 , 竟醉得认不得回家的路 , 只好沿着有牛粪的路径走 。
事后 , 他还作诗自嘲:“但寻牛矢觅归路 , 家在牛栏西复西 。
”酒之为害 , 竟没有几个诗人能察觉 , 就连辛弃疾也是“醉里挑灯看剑” , 一味长期饮酒 , 直喝得患了酒疾 , 口渴、舌燥、嗜睡、弱视 , 为弃其疾 , 只好戒酒 。
五十六岁那年 , 辛弃疾断然戒酒 , 并且还作了一首题为“将止酒”的戒酒词 , 但在词中却仍对杯中之物恋恋不舍 。
辛老夫子到底是否戒掉酒瘾 , 由于年代久远 , 也就无法考证了 。
在我国古代诗人中 , 嗜酒咏酒者不胜枚举 , 真是诗增酒趣、酒助诗兴 , 觥筹交错、酒气冲天 。
正应了李白的一句酒诗:“古来圣贤皆寂寞 , 唯有饮者留其名!”
古人酒后写的诗词 苏州诗人多 , 在唐宋元明清的诗词辞典中留名的就达78人;苏州诗人饮酒、咏酒者多 , 见诸于史书的就有30多人;这些诗人中不少被赋予与酒有关的雅号 , 女口“酒仙”、“酒帝”、 “酒樵”、“酒尉”、“酒客”、“醉尹”、“醉傅”、“醉司马”、“醉吟先生”等等 。
苏州历代留下与酒有涉的诗词文赋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
与其他各类咏物诗文相比 , 堪称之最 。
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 , 超乎寻常 , 耐人寻味 。
研究探讨苏州的诗酒文化 , 对于弘扬吴文化和中国民族文化 , 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
酒和诗的结合 , 使苏州诗人的酒诗慷慨激昂 , 爱国之情油然而发 , 更具政治色彩 。
范仲淹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 他一生为官清正 , 关心民生疾苦 , 又以生活简朴、品质高尚著称于世 。
他爱喝酒也爱写酒诗词 , 把酒临风 , 忧国忧民 。
“众人之浊我可清 , 千日之醉我可醒” , 体现了令人敬仰的政治风度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写出他以酒抒情 , 爱国戍边和思念家乡之情 。
“酒人愁肠 , 化作相思泪” , “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 , 先成泪” 。
范公为了国泰民安 , 镇守边关 , 这是他忧国忧民的真情流露 。
范公的酒诗 , 处处散发出酒的芳香 , 酒的忧愁 。
顾炎武这位明末之际的思想家、学者 , 曾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斗争 。
清兵南下 , 他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 。
失败后十谒明陵 , 垦荒种地 , 不忘复兴明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