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食用禁忌,鲨鱼食用禁忌

1、鲨鱼食用禁忌 鲨鱼食用禁忌
鲨鱼食用禁忌 , 你知道的有什么呢?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食材,不同的食材的营养价值是不同的,对人体的功效和作用也不同 。鲨鱼的种类有很多,有些是可以吃的,下面一起看看鲨鱼食用禁忌 。
鲨鱼食用禁忌1
一、鲨鱼食用禁忌
1、痛风患者不宜食用
鲨鱼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嘌呤物质,而出现痛风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过高,从而引起的关节、结缔组织、肾脏等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因此痛风患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空腹食用也会引起痛风 。
2、孕妇儿童不宜食用
鲨鱼鱼翅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毒性物质水银,对人体的高级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对孕妇和未完全发育的婴幼儿危害非常大,摄入过量的水银会危害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影响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 , 因此孕妇尽量不要食用鲨鱼 。
【鲨鱼食用禁忌,鲨鱼食用禁忌】3、不要活杀生吃鲨鱼
生鲨鱼肉虽然肉质比较鲜嫩,但是其中可能含有很多的寄生虫 , 食用后会感染肝吸虫?。愿卧嗟奈:洗? ,严重时还会引发肝癌,另外活杀现吃来不及完全排出鱼肉中的’有毒物质,残留的毒素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
二、鲨鱼肉的营养价值
1、鲨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是一种对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的食物 。但是鲨鱼肉并没有商家鼓吹的那么有价值 , 而且鲨鱼也并不适合用来作为食材,因为海洋的生态平衡离不开鲨鱼,如果大量捕杀鲨鱼的话,是会破坏生态的,这也是为什么环保人士呼吁大家不要吃鱼翅,因为鱼翅就是鲨鱼身体上必不可少的部位 。
2、有研究发现,鲨鱼是一种不会患癌症的生物,因此可以从它体内提取防癌物质,用来抑制癌细胞,帮助人们防癌 。
3、鲨鱼肉中还含有烟酸,它由色氨酸转化合成之后会成为激素的重要成分,有助于提升性能力,而在中医里面,对鲨鱼肉也是有描述的,认为鲨鱼肉有益气滋阴、补虚壮腰、行水化痰的功效 。
鲨鱼食用禁忌2
鲨鱼肉的营养成分
1、鲨鱼肉别名鲛鱼类,为皱唇鲨科白斑病星鲨、灰星鲨、白斑病色鲨等的肉 。鲨鱼肉有养血补阴、补虚壮腰、行水止咳化痰的作用,能用来医治风湿性关节炎、干癣、红斑性狼疮等病症 。
2、大白鲨(真鲨,白斑病角鲨)生鲜能食一部分每100克水分含量75.1克,蛋白22.2克,人体脂肪3.2克,维生素D 21mg,维生素b21 0.01mg,维生素b22 0.05mg,维生素b33.1mg,维生素E 0.58mg,钾285mg , 钠102.2mg , 钙41mg,镁30mg,铁0.9mg,锰0.03mg,锌0.73mg,铜0.06mg , 磷212mg,硒57.02mg,胆固醇70mg 。
3、鲨鱼肉带有丰富多彩的蛋白和营养元素 , 是一种对身心健康有推动作用的食材 。可是鲨鱼肉并没有店家策的那N有使用价值 , 并且大白鲨也并不宜用于做为食物,由于深海的生物的多样性不可或缺大白鲨,假如很多捕猎大白鲨得话,是会毁坏绿色生态的,这也是为什么环境保护人员呼吁大家不必吃干鲍鱼 , 由于干鲍鱼便是大白鲨人体上不可或缺的位置 。

鲨鱼食用禁忌,鲨鱼食用禁忌

文章插图
2、鲨鱼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鲨鱼骨的功效和禁忌1、鲨鱼骨,是真鲨科真鲨属动物鲨鱼的骨骼 。其性平,味咸 。具有祛湿止痛 , 消炎止泻的功效 。对于头痛,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鲨鱼骨提取物中含有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 起到抗肿瘤的功效,而且 , 鲨鱼骨还有抗血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另外,鲨鱼骨富含的胶原蛋白,具有强筋健骨,补脾养胃,美容养颜的功效 。
2、其禁忌主要是对海鲜过敏者忌食 。
鲨鱼食用禁忌,鲨鱼食用禁忌

文章插图
3、鱼肉的食用禁忌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
1. 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者可常食 。
2. 慢性病者不宜多食 。
都知道该给正在身体发育期的幼儿多吃鱼,但给孩子吃什么鱼 , 却应该讲究讲究 。这三个家庭的小孩年龄为15个月至2岁之间,他们每天都给孩子吃鱼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体内汞水平高出正常水平的5倍 。
据《澳大利亚医学杂志》报道 , 悉尼西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斯蒂芬?考比特表示 , 小孩吃鱼既要注意合适种类又要注意适当的食量 。即便相对较低的汞水平也会影响到小儿的正常发育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食品管理局首席科学家利萨?撒波博士表示,年轻父母应该警惕7种鱼――鲨鱼、箭鱼、旗鱼、枪鱼、罗非鱼、方头鱼以及鲶鱼 。这些鱼除了体型相对较大以外,它们还是生命周期更长的食肉鱼,其体内汞含量比其他鱼偏高 。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早就警告,避免给孩子吃大型掠食性鱼类包括鲨鱼、旗鱼、金鲭
鱼、方头鱼等,就是因为它们汞含量较高 。鱼肉富含蛋白质 , 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生长 。鱼中富含矿物质的比如锌、硒和碘,都是小孩子骨骼、肌肉生长和免疫系统建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最为重要的是,鱼油含量高的鱼里面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比如鲑鱼、鲭鱼,对大脑的生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是因为大脑超过60%以上的成分是由脂肪组成的,而Ω-3脂肪酸占到了其中一半 。另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诵读困难跟缺乏Ω-3有着直接关系 。多项研究发现,患有诵读困难的孩子补充Ω-3脂肪酸后 , 诵读功能有了明显提高 。常吃鱼油含量高的鱼还能预防儿童患上哮喘 。在所有鱼类中,三文鱼所含的Ω-3不饱和脂肪酸最多(每100克三文鱼约含27克),鲑鱼、青花鱼类和金枪鱼类等含量也很高 。对于金枪鱼,美国FDA则建议,如果是罐头装的可以每周吃1~2次,新鲜的金枪鱼则每周不要超过1次 。鱼已经称为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普通的食物过敏因素之一,因此很多专家建议,孩子满一周岁后再吃鱼,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鱼肉 。
4%~6%的婴儿和孩子发生食物过敏,因此如果你的家庭有过敏史,比如花粉热、哮喘、食物过敏的话,专家则建议至少等到孩子3岁后再吃鱼 。因为鱼类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蛋白质的组成很相似 , 并且鱼肉中的含量要比猪肉、鸡蛋中高很多 。并且,鱼肉水分含较多 , 肉质细嫩 , 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
鱼肉中还含有一种不饱和的脂肪酸,称为二十碳五烯酸 , 这种脂肪酸熔点低,不仅有利于乙肝患者吸收利用,而且可以防止低密度胆固醇在血管的沉积,阻止动脉粥样化症和冠心病的发生 。同时二十碳五烯酸可直接阻滞肝癌细胞中具有类似激素功能的蛋白 , 使肝癌患者消瘦的过程得到逆转 。所以肝病患者吃鱼肉还是有好处的 。
但是肝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肝脏本身不好的情况下,吃鱼一定要吃新鲜的鱼 。由于鱼肉所含水分和蛋白质较多,结缔组织较少,很容易腐败变质,且速度比较快,有些鱼类刚刚死亡,体内已产生食物中毒的毒素 。因此,吃鱼一定要新鲜 , 不要吃死鱼或者腌制的鱼肉 。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可使人的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 。痛风患者如果吃鱼,会使病人病状加重 。
出血性疾病患者 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 。这是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这对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然而,20碳5烯酸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鱼肉如带鱼、鲢鱼、鳝鱼等都属于温性食物,吃多了容易导致内火蓄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生火” 。因此 , 内热偏盛及阴虚火旺体质者要少吃温性的鱼类 。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鱼属于高蛋白质的食物,如果吃得过多 , 又缺乏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会使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出现问题,造成牙龈、黏膜出血等上火症状 。但是这仅针对温性或热性的鱼类来说 , 诸如乌鱼、甲鱼、鳗鱼、鲤鱼等少部分平性或凉性的鱼类则不会引发上火。
鸭子生于水中,性寒 。那同样,鱼也生于水中的 , 但大部分鱼类多食会导致上火,对此中医则认为:鱼在水中至阴则寒极生热;鸭在水面 , 即表虚而生寒 。换言之,鱼虽然是冷血动物,但为了能在水中生存,身体需要有一套对付低温的机制,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鱼类的肉属于温热性的原因 。俗话说“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鱼肉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物,鱼肉美味又营养,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吃鱼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吃鱼需要适当 , 如果吃法不对 , 会引起疾?。踔粱嶂旅?。
吃鱼也要健康的吃 , 否则会出现问题的 。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
鱼有鱼胆,在医学中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 在医用中经常用鱼胆治疗恶疮、目赤胆痛、喉痹等病症 。
人们也经常流传吃鱼胆可以明目止咳、清热解毒,所以它虽然味苦,但是很多人都是喜欢吃 。吃鱼胆一定要注意,很容易引发中毒或是生命危险,前几年有一女士因吃鱼引起肾衰 , 差点引起送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 , 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 , 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
1.生吃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吃生鱼片,因为生鱼片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但是吃生鱼片对肝脏很不利,鱼肉中有很多寄生虫,吃生鱼片可感染肝吸虫病 , 严重者可诱发肝癌 。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 , 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 , 甚至死亡 。
3.空腹吃鱼可能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 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
4.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 。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 , 营养成分不充分 , 口感也并非最好 。
不可否认 , 鱼的确是很好的健康食品,但食鱼有道,才能对你的健康真正有益 。
鲨鱼食用禁忌,鲨鱼食用禁忌

文章插图
4、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 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
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鱼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水产品,相信喜欢吃鱼肉的朋友是非常多的,吃鱼是有很多好处的,那么下面为大家介绍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 。
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1
1、鲤鱼和甘草――会中毒鲤鱼甘草性相反,兼食而之定伤身.鲤鱼与咸菜:产生直接致癌物质亚硝胺与南瓜同食中毒;酱与鲤鱼:长时间会产生口疮;葱和鲤鱼一起吃容易生病
2、干梅与鳗鱼:引起中毒;鳗鱼与醋:引起中毒;鲫鱼与冬瓜:使身体脱水;鲫鱼与蜂蜜:同食中毒;
3、黑鱼忌茄子┄┄同食肚子痛
4、蜂蜜加葱、蒜、豆花、鲜鱼、酒一起吃会中毒腹泻死亡
5、甲鱼*苋菜――会中毒,芹菜与甲鱼:引起中毒;甲鱼与黄鳝与蟹:孕妇吃会影响胎儿健康;
6、鹿肉与鱼虾:癌症患者不宜同食;
7、海鱼与南瓜:同食中毒;
8、墨鱼与茄子:容易引起霍乱;
9、草鱼没有相克的食物 。
10、带鱼,鲈鱼:鱼忌用牛油、羊油煎炸;不可与甘草、荆芥同食 。
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2
鱼不能跟什么一起吃
鲤鱼与咸菜:产生直接致癌物质亚硝胺
鲤鱼与南瓜:同食中毒;
酱与鲤鱼:长时间会产生口疮;
葱和鲤鱼:一起吃容易生病;
干梅与鳗鱼:引起中毒;
鳗鱼与醋:引起中毒;
鲫鱼与冬瓜:使身体脱水;
鲫鱼与蜂蜜:同食中毒;
黑鱼忌茄子┄┄同食肚子痛
蜂蜜加葱、蒜、豆花、鲜鱼、酒一起吃会中毒腹泻死亡
甲鱼*苋菜――会中毒
芹菜与甲鱼:引起中毒;
鹿肉与鱼虾:癌症患者不宜同食;
甲鱼与黄鳝与蟹:孕妇吃会影响胎儿健康;
海鱼与南瓜:同食中毒;
墨鱼与茄子:容易引起霍乱;
吃鱼的禁忌
鱼类是家喻户晓的健康饮食 , 其所含的蛋白质以及鱼油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营养物质,另外,鱼类中的一种特殊脂肪酸对人体的大脑和眼睛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
鱼类虽然美味又健康,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吃鱼 , 殊不知 , 鱼也不是随便和什么食物烹饪在一起都可以吃 。鱼的烹饪得讲究科学的搭配 , 如果搭配得不科学 , 不仅破坏了鱼肉里面原有的营养,而且还有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
一、鱼未煮熟
吃了未经煮熟的鱼可能会导致寄生虫感染 。当你在家中烹调鱼的时候 , 请确保鱼肉至易剥落和嫩滑的状态,肉类应没有任何半透明的迹象 。不要把还未煮熟的鱼和其它食物的盘子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污染 。
二、过度油炸
油炸鱼也可能会使鱼的汞含量上升 。鱼类过度油炸,或者与高脂肪、高热量的酱料搭配,很快就会变成一道不健康的膳食 。是非常不宜吃鱼肉的时机 。
三、含汞量高的鱼类
大多数的鱼类都被汞轻微污染过,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体内对分解微量的汞是没有问题的 。但怀孕或哺乳的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一些鱼类和贝类,以减轻汞毒的.危害 。
体积较大的鱼类含汞量高,如鲨鱼、箭鱼、鲭鱼、方头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好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鱼 。可以选择用含汞量较少的其它品种的鱼类和贝类替代它们,如虾,鳕鱼,罐装金枪鱼 , 鲑鱼和鲶鱼等 。
哪些人不适宜吃鱼
痛风患者
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 , 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肝硬化病人
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结核病人
这类的病人在服用异烟肼如果同时还是用一些鱼类食物的话,那这个是就会容易起过敏的反应,轻者就会容易患有恶心、头痛、眼结膜充血、皮肤潮红等症状、重者就会出现有腹泻、腹痛、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血压升高,更严重的情况可能就是会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和脑出血的症状 。
吃鱼应该注意些什么
1、深海鱼也并不安全
在海鱼中,异尖线虫是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我们常吃的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鳕鱼、海鳗、石斑鱼等海鱼 , 都是异尖线虫的宿主 。
2、误区
有些人认为,高度酒、酱油、食醋、大蒜、芥末等,可以杀死生鱼片内的寄生虫 。其实 , 这些方法很难杀灭像肝吸虫囊幼那样具有强大生存力的寄生虫 。
3、安全方法
高温加热熟吃,是安全食用鱼肉的方法 。
4、冷冻、微波
建议少吃或不吃生鱼片,或通过对鱼生的冷冻、微波等方法杀灭囊蚴 。但需要温度够低、连续冰冻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行;而餐桌上的“冰镇”只是用冰块降温 , 起不到杀虫效果,反而可能延长某些寄生幼虫的存活时间 。
吃鱼禁忌食物是什么3
一、吃鱼的禁忌事项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减肥食品)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 , 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 , 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 , 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甚至诱发肝癌 。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送ü陨幕虬胧斓暮挝婊钅因实牡阆汉偷堇啾桓腥镜募嘎始? ,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 。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 。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 , 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 , 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 。擅吃鱼胆极其危险 , 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 。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 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
二、鱼肉含有的营养价值
1、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 。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 。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粘度 , 促进血液循环 。
2、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 。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 。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孕妇少乳 。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 。
3、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
4、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 。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
5、黑鱼,有补脾利水 , 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肾等功能 。黑鱼与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 。黑鱼与红糖炖服可治肾炎 。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
6、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等功能 。是妇女的保健食品,有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
7、草鱼 , 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养生食品 。
8、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 , 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肝炎患者用鲜带鱼蒸熟后取上层油食之,久服可改善症状 。
鲨鱼食用禁忌,鲨鱼食用禁忌

文章插图
5、孕妇吃鱼补身有禁忌!这几种鱼含汞量高别多吃 作者\新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生 林禹宏医师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在2004年订出孕妇吃鱼的上限 , 即每周不要超过12盎司(等于340公克或9两) 。
但是鱼类是很好的蛋白质和营养来源,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在2014年也建议孕妇应该多吃鱼,可以让宝宝更聪明 , 他们建议孕妇每周最少要吃8盎司的鱼(等于226公克或6两),8盎司等于2到3份的鱼,这项建议也适用在哺乳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他们也建议儿童每周也应该吃二到三份的鱼,只是儿童的一份比成人少 。
许多研究证实孕妇多吃鱼会帮助胎儿的脑部发育,增加宝宝的智商,不过 吃鱼有一项顾忌 , 就是鱼类可能遭受环境的汞污染,会造成神经系统的病变 。
推荐阅读:补充孕期所需营养!一人吃两人补
环境中自然就存在着汞,汞也可能来自空气污染 。这些汞落到水或海里面 , 就会被微生物摄食,再经过食物链,就会跑到鱼类的身体里面 。尤其是长寿或是体型大、以吃其他鱼类维生的鱼 , 体内累积的汞更多 。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建议孕妇、可能怀孕的妇女和幼童,不要食用鲨鱼、旗鱼(swordfish)、青花鱼(king mackerel)和马头鱼(tilefish),因为它们所含的汞含量比较高,可能损害胎儿和幼童的脑部 , 但对一般人不会有什么影响 。
推荐阅读:想增加自然受孕率,备孕营养怎么吃?
海鲜中的汞污染不只会影响孕妇和幼儿 , 也和不孕症有关 。有一项研究指出食用太多海产食物可能会使血液中汞的浓度过高而导致不孕 。
2002年在英国妇产科医学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项香港中文大学所做的研究,比较不孕的夫妇和正常夫妇血液中汞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孕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5和23的汞浓度过高 。*** 检查异常的男性平均血液中汞的浓度是44.2 mmol/L,而正常的男性是31.2 mmol/L;不孕的女性和正常的女性则分别是37.0和17.5 mmol/L 。
研究人员也调查受试者食用海产食物的量,发现食用海鲜愈多的人,血液中汞的浓度愈高 。
大自然的汞经过食物链,就会跑到鱼类的身体里面 。尤其是寿命长或是体型大的鱼 , 体内累积的汞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