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碑的真相,史上真有穿越者吗?

1、史上真有穿越者吗?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在古代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曾经出现了许许多多让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的未解之谜 。
而这些未解之谜也一直流传至今,等待我们这些后人去一一探索,比如古代的穿越者 。今天我们要说的事件 , 似乎让“穿越”再次成为大众讨论的热词,那就是河南发现“扯淡碑”,疑似穿越者所留 。
扯淡碑,是相传为明代的一块墓碑 。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字,碑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别明显,因此民间称其为“扯淡碑” 。
这个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碑文的内容是胡编乱造的那种扯淡,而是碑文上方正中间大大方方的写着“扯淡”二字 。
1984年,由河南淇县城北,下关八角楼西寺院迁至摘心台公园内 。石碑经历可谓坎坷,然而也侥幸,经过直奉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扯淡碑都没有遭到破坏 。
这块碑的出名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字,而是,从整个碑文的内容上来看 , 本来这个碑应该是墓主人为自己立的,上面应该详细介绍自己的情况 。
可是,这个碑不同,碑文中没有名字不说,还用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泰极仙翁”来代替,而且,上面连立碑时间都没有,后世还是经过仔细的研究才发现其时间是在明朝 。
并且,最让人误会的是,这块墓碑的最上方横着写着四个大字,口吻十分像穿越者的语气,曰:“再不来了” 。
可以说,穿越爱好者一看这字眼,肯定第一反应该是写这碑文的就是个穿越过去的,而且,是肉身穿越,在经历了古代的各种磨难之后,在自己的碑文上总结自己的一生,得出这次穿越之旅太“扯淡”,“再也不想回来了” 。
至于称呼自己为泰极仙翁,纯粹是一种戏谑的说法,又或者暗示自己最终又得以穿越回家 。
关于这个扯淡碑,虽然从碑文和口吻上来说,确实很容易让人想到穿越上去,但是,既然是古董,被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之后,就自然会受到考古界的关注 。
所以,从科学的考古方面来说 , 他们对于这一古董也有自己的解释:“碑文中除了先前说的那些字眼以外,还有就是有关墓主人的姓氏祖籍以及卒年 。”
碑文大意是:我仙翁是燕人,隐藏青龙之姓氏,明末甲申年 , 我来到云梦山修道成仙 。我的事迹已详细载入史册,像我的姓名一样不敢再多说了 。
我生来不讲自已的年龄,也没有谁考证我活了多大了 。突然有人说:你已经一百四十四岁了 。我很愕然 , 但最终还是回答说:是的 。我已经四大皆空,成了一名道教徒 。但我很清白高尚,整天与琴棋书画相伴,今立此碑 。
考古专家又说道:“并且,在碑文里也提到 , 墓主人的故事在有关的典籍里是有着很详细的记载的,所以,不再详述 。
关于卒年,里面提到是甲申年,也就是明朝末年的时候,那时正处于李自成起义的时候,大明正是在那一年灭亡的 。按照这个推断,在明朝灭亡的那年出现的人,路过墓碑所在地羽化而去 。”
并且,其事迹又已经在许多典籍里有很详细的记载 , 那就是说,此人是当时大明的名人,甚至,是朝堂大官也犹未可知 。
碑文中提到的姓氏为“水木氏”,推测是大明的勋臣一族,也就是沐氏 。之所以这样推测 , 是因为当时的沐氏并不是泛泛之辈,在大明朝灭亡,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 , 沐氏一族得以幸存逃走,本想着留得青山在,等以后养好了势力东山再起 。
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北方后金来势汹汹,以铁蹄稳稳占据着沃土中原,最终 , 沐氏到死都没能实现东山再起的愿望 。因而沐氏的这些境遇恰好可以跟碑文的扯淡呼应,仿似就是为了形容他们一族悲催的命运 。
长期以来有一个民间故事在淇县广泛流传,家喻户晓,起着解释扯淡碑的作用 。据传,古时候有个人叫沐怀古,他原来在朝中做大官,后来犯了死罪,临刑前其仆人代其伏法 。
沐怀古逃出北京之后,一直往南走 , 因为过不去黄河,他又回到云梦山修行 。他思念亲人,怀念替他而死的仆人 。于是他修了一座祖师庙,还修了一座望京楼(即八角楼) 。每当怀念他们的时候 , 便登楼向北眺望,希望看见他们 。
光阴荏苒,沐怀古到了将死的时候,他发现一个问题:原以为,已经有人替自己死过了,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了 。可哪里知道最终还是免不了一死 。于是他感慨地说:要知现在 , 何必当初 。让人家替自己死了,自己还得死,真是扯淡 。
于是他就为自己制作了这块扯淡碑,沐氏死后葬于祖师庙院中 , 自称泰极仙翁,并立起该墓碑 ,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扯淡碑 。这个民间故事的版本尽管不尽相同 , 但基本意思是相同的 。除此之外,史学界对此还有另外一个推测 , 那就是对于水木氏的推测 。
有人提出,这个水木氏指的并不是沐氏,古代一直都有缺笔画的习惯,这是他们一直惯有的避讳方式 。由此推测,这个水木氏有可能指的是朱氏 。
朱是大明的国姓,如果真如这番推测所言 , 墓主人姓朱,那其中必定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大秘密 。因为,碑上还有其他字样,大意是:“不辜负上天,没辜负百姓;没欺骗世间鬼神,也没有欺瞒百姓 。”再联系“泰极”二字,按照这个思路,肯定指的就是当年皇帝了 。
推测到了这儿 , 答案好似呼之欲出:这很有可能是当年殉国了的崇祯皇帝的墓碑 。
但是,许多史书中记载的都是他最终吊死在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所以,这里的推测是真的,还是说史书中的记载是真的?这就有待考证了 。
存在
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专家研究表示 , 穿越确实存在 , 因为古代有几位“青史留名”的人,他们的行为就很像是穿越者 , 他们的思想太过先进,对现代的事几乎了如指掌,只能用“穿越”来解释 。
穿越是穿越时空的简称 , 是指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的事件,身体或者意识穿越到另一空间的环境 。我们了解穿越,大多是在“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等,这个题材我们都非常喜欢 , 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的穿越其实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法改变的 。
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专家研究表示,穿越确实存在 , 因为古代有几位“青史留名”的人,他们的行为就很像是穿越者,他们的思想太过先进,对现代的事几乎了如指掌 , 只能用“穿越”来解释 。
没有穿越者的 。因为在历史上没有这种案例的记载,而且现在科学也没有实现这个技术 。所以不存在穿越者 。
历史上不存在穿越者 , 也不存在穿越,如果穿越真的存在,那么我们现在的世界早就很多未来人了 。
我个人认为没有,如果历史上真有穿越者,他们应该会留下相关的信息,而不是留下传说 。

扯淡碑的真相,史上真有穿越者吗?

文章插图
2、穿越或许有戏?明朝石碑被发现,上有刻字:扯淡,再不来了?导语:在很多年前,网络小说中有一种类型很是受欢迎 , 那就是穿越文 。对于古人的生活,现代的我们总是很好奇,也有人对古代的生活有着各种的向往 。只是穿越这种事情真的存在吗?至今无人知晓,有人认为穿越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 也有人认为即便有我们也无从知晓 。而在历史上,也的确有人像是穿越而去的 , 做出的事情就像是现代人所做 。更是有人发现了一块明朝的石碑,上边刻字“扯淡,再不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
1)明朝石碑上写“扯淡”
现在的我们如果要是说“扯淡”的话 , 大概就是对某件事表示很不屑,认为不是真的 。这个词也是近几年在网络上出现的网络用语,在正式的场合几乎是不会出现的 。毕竟谁如果要是在正式场合用这个的话,那是该多么的不长眼睛呢?
可是没想到在明朝的石碑上出现了“扯淡”这个词,让人二丈摸不到头脑 , 这真的是一个古代人会说出的话吗?古代人一般都是学过文化的都是文绉绉的,哪里会使用这样的词语呢?
于是这个词也成为了不少专家好奇的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找出一定的根据 。
2)再不来了
除了“扯淡”这个词外,石碑上边还有一句“再不来了” 。如果说只有“扯淡”这个词的话,还让人觉得可能是古代有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 。这个“再不来了”则是加深了穿越者的可能性,因为在现在看来 , 这简直就像是有位穿越者到了明朝,发现一点都不好玩,在死后碑上留下了这样的语句 。
可是所谓穿越本身就是人们的想象,真的会存在穿越者吗?
3)专家揭秘
这个石碑上的这句话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 专家们也对其产生了兴趣 。在经过研究后,断定这并不是穿越者 。
因为这块碑的主人姓沐,根据碑文所讲,这位姓沐的人士应该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大臣 。在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京时,沐氏逃到了淇县云梦山,在此处待了一段时间 。他在这期间,也一直没闲着,只希望自己能够东山再起 。然而他活到了144岁也没能够如愿 , 所以对于这个世界无比的悲愤,对世俗厌倦 。最终发出“扯淡,再不来了”的哀鸣,就这样死去了 。
这里他所说的“扯淡”与现在的网络用语不同,是觉得无聊的意思,所以上边的“再不来了”也有了解释,那就是古代人都相信有人是有着转世的,他是不想再转世了 。
结语:这块碑的内容的确是让人很是好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毕竟像“扯淡”这个词我们一般在网络上才能见到 , 在石碑上见到实在是难 。对于穿越我们应当理性看待,目前没人能够证明可以穿越,所以对于不少穿越文中的穿越情节,看看一笑而过即可,千万不能当真 , 更不能以身尝试,要爱护自己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从目前的科学来看,要想穿越必须达到超越光速而超越光速,在现在的理论层面来说都是不可能的,而名石碑上出现了这样现代化的语句,个人认为大概率是在石碑存在到现代的过程当中,该石碑已经被别人发现 , 并且是现代人写上去的 。
这个刻字应该是现代人去旅游的时候刻上去的 。他可能是听说这一片有什么特别好的风景,然后就去旅游度假,结果实际情况跟他之前知道的不一样 。所以留下了这一行字,我觉得应该是现代人去旅游的时候上的 。
或许能成功穿越,历史上也有一些文物与现代有着些许联系,许多人都猜测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穿越真有可能
把时间化为一个圆,那么当前时间点即为终点 , 终点一直在追着起点转圈圈,即使速度够快也只是并行而非融入
扯淡碑的真相,史上真有穿越者吗?

文章插图
3、考古挖掘的4大逆天文物,疑似穿越者留下,专家都无法解释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古代中华民族创造了非常璀璨的文化成果,而现在人要了解古代,除了史书记载外,还有就是考古,通过挖掘古代祖先的陵墓,发现其生活细节 。但是 , 在考古过程中 , 却出现了很多逆天的神物 , 明显不是那个时代能够制造出来的,疑似是现代人穿越过去,而制作的,考古专家都没办法解释 。
第一 , 扯淡碑 。
扯淡碑发掘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我们知道古代的墓碑,那是有严格的规定,至少都是用古文,都是尊称,但是 , 出土的这块扯淡碑却完全不一样 。上面既没有墓主人的名字,也没有其他任何信息 。
在墓碑顶上却有“再不来了”、“扯淡”等现代词语 , 感觉像现在的游客到此一游,再也不来了的感觉 。自从这个碑文出土后 , 考古专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无法解释 。成为考古界的一个谜团 。而很多人推测 , 这是不是现代人穿越过去写下的文字 。而且还都是简体字,再说了那古代怎么可能有哇?
第二,战国水晶杯 。
现在由于工艺的发展,制作一个精美的水晶杯那应该是很容易的,大家平时生活、喝水使用水晶杯的有很多 。但是,你知道么 , 我国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墓里出土了一个堪比现代科技,外形的水晶杯,简直是巧夺天工 。这个水晶杯在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一战国古墓中挖掘出来 。现在是国宝级别的文物,禁止出国展览 。无人能够说清,2000多年前的古人用什么制造出如此精致的水晶杯的 。
第三 , 王莽青铜卡尺 。
这个卡尺出土于2000多年前的王莽篡政时代,从外形上看,简直跟现在我们使用的游标卡尺一模一样 。而且很多人都怀疑,王莽这个人本身就是个穿越者 。因为其当皇帝后的种种措施和思想,绝对不是那个时代所能拥有的 。
比如说王莽要将土地收归国有 , 搞社会主义,他提倡科学创造 , 搞人体解刨 。而且其最讨厌的国家是高句丽和日本 。而且这个卡尺出土后,人们更加将其作为王莽穿越的文物证据 。
第四 , 洛阳铜齿轮 。
这个出土于洛阳王城的粮仓,只有啤酒瓶盖子大?。瞧涔ひ盏母丛?nbsp;, 其难度绝对不是古代人工手段能够制作出来的,简直就是现代机器制造之物 。对此专家也是无法解释,太逆天了 。也许真的有现代人穿越过去 , 将这些日常的用品带了过去 。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

扯淡碑的真相,史上真有穿越者吗?

文章插图
4、考古发现600年前的石碑,碑文刻着六个字,历史上真有穿越者吗?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我们都曾听过穿越这种说法 。对于人类来说,无论是已经过去的历史还是即将到来的未来,都能够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 正因如此,穿越才成为了许多人都想拥有的经历 。
其实 ,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穿越者的故事就有很多,曾经,明代有一块石碑上就被刻着:“扯淡,再不来了 。”的话语,而这座石碑的主人也就曾被很多人看作是穿越者 。那么,这座石碑的来历究竟是什么?它真是由穿越者打造出来的吗?
正文
这座神秘的石碑被人称之为是“扯淡碑”,作为河南淇县的著名景观之一,扯淡碑在最开始的时候是被放置在北关八角楼的西祖师庙内的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这块石碑都被侥幸保存了下来 。但在1948年的时候,随着国民党将八角楼拆除,这块石碑也就失去了存放地,然而此时的它仍然保存得非常完好 。
到了大跃进时期,当地居民为了修建水库,就挖出了许多石碑来填埋水渠,扯淡碑就是其中之一,但十分幸运的是,即使在这一过程中 , 扯淡碑也没有遭到破坏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河南当地的旅游业也得到大范围发展,这时,作为一块神秘的石碑,扯淡碑自然也就成为了当地旅游业中著名的文物,在经过有关专家修复后,这块石碑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特点,更被完整地保护了下来 。
由于这块碑上并没有记录墓主人的姓名以及立碑时间等内容,且碑文看起来扑朔迷离,因此,关于扯淡碑的真实来历 , 各界也是众说纷纭 。基于这块碑文上特殊的行文方式,甚至也有人认为这就是穿越者所留下的石碑 。
扯淡碑总长178厘米,宽约86厘米,厚度为18厘米 , 其碑身底座的宽度为102厘米,高约15厘米 。在这块石碑的正面横着刻着四个大字:再不来了 。竖着则刻着:仙翁脱骨处 , 这七个字,除了这两行之外,石碑的正面还刻着两个大字:扯淡 。可以说相比于古人的行文习惯来说,这块碑的作者显然有些格格不入,正因如此,一些人才会认为这块石碑的真实主人应该是穿越到明朝的现代人 。
实际上,这种推测并没有什么真实依据,毕竟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可以发现,穿越到过去的年代显然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而在许多历史资料中也能看到,扯淡一词并不是现代人的原创 , 早在古时候,这个词语就已经出现了 。有关专家在分析了碑文内容后认为,这个石碑的主人很有可能是在闲暇之余写下了这样一个没头没尾的碑文,而“扯淡”和“再不来了”的意思可能就表示石碑的主人已经看透了世俗,并不想参与到任何世俗纷争中去了 。
除此之外,通过解读石碑上的其他内容也会发现,这个石碑的主人应该已经抱病多年了,他认为自己早就已经四大皆空 , 整日与琴棋书画相伴的生活也让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对于他来说,无论是自己的年龄还是世界上其它的事情,都与他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在这个时候已经来到了云梦山,并修道成仙了 。
结语
通过对“扯淡碑”的探究就会发现,无论穿越是否成立,现代人对古代社会都是非常向往的,毕竟仅仅通过一些历史资料与典籍的记载,我们无法将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出来 。正因如此,在我们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就要学会将历史典籍与史实文物结合在一起 , 只有这样,历史的真实状态才能呈现在世人面前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探索世界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或许在未来社会中 , 我们最终也能找到一种还原真实历史的特殊方法 。
我个人认为是没有的,这些自己有可能是后来一些史人留下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穿越这么一说 。
当然不可能怎么可能有穿越者,如果有穿越者的话,难道根据我国现在的一个科学技术研究不出来吗 。
并没有,虽然上面的文字非常的现代化,但是并没有科学的依据能够证明是有穿越者的 。
扯淡碑的真相,史上真有穿越者吗?

文章插图
5、扯淡的网名(扯淡碑到底有多扯淡) 如果您要问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 , 有没有疑似穿越历史的人 , 并且留下了穿越的证据呢?
答案是可能是有的,因为有人在“穿越”后留下了证据,这就是河南祁县的《扯淡碑》 。
这个石碑的正面横刻两行大字——“扯淡”和“再不来了” 。
这也是石碑名叫《扯淡碑》的原因 。
那《扯淡碑》真是穿越者留下了的吗?明代人说不说“扯淡”一词呢?石碑的拥有者真的是崇祯皇帝吗?
据说是穿越者留下来的
《扯淡碑》的拥有者是一位名叫“泰极仙翁”的人,就是他说的“扯淡”和“再不来了” 。
不少好事的解读者认为,泰极仙翁是穿越者小号或者网名,他不知何故穿越到明朝末年 。
看到遍地战乱民不聊生,这才知道封建社会是个什么样子,所以不由得发自肺腑地感叹一声:
“ 真是扯淡,劳资再也不来了,再也不想穿越了 !”
当然碑文上除了刻着大大的“扯淡”俩字,还附刻有关于碑文拥有者的身世内容:
“ 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己详载甲申记矣 。予等不敢再赘翁。”
据说这位泰极仙翁原本是北京人氏,姓“水木氏”,水木合在一起就是沐字 , 所以有人猜测这位穿越者姓沐 , 他在明末甲申年间前往湖北云梦访道修真 。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一下,明末甲申年就是明朝灭亡的那一年,李自成就是在这一年打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在煤山自缢了 。
根据这位沐姓修真者的碑文看,他自称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已经详细记载与甲申年间的历史中,所以为他树碑列传的人不敢再赘述 。
如果碑文所刻没有说谎吹牛的话,那很明显这位沐姓“泰极仙翁” , 应该是明末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 。要不然明末清初的乱世大牛那么多,谁会费笔墨去记载一位小人物?
碑文的另一侧还刻有几句话:
“ 生不言寿,莫考其纪 。或曰:一十有二纪 。卒曰:然 。四空门人清 , 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
这位明末大牛活着的时候不知道年龄,已经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岁数了,有知道他的人提醒他说,可能有十二纪,也就是一百四十四岁之多了 。
这位泰极仙翁想了想下说,可能就是这么大年纪了吧,活这么久怕不是真的修真成神了吧?
“四空门人清”作何解呢?
根据部分考证研究的学者解释,古人称大功、大徳、大名、大权为四大 , 四空就是对功名利禄四大皆空的意思 。
这倒有点符合这位明末大牛 , 明明是个知名度很高甚至能改变历史的人物,但是却莫名其妙跑到湖北云梦修真一样 。
一看就是经历乱世已经看透世事了 。
清就是高洁的意思,四空门人清就是指看透了功名利禄,想要做清白无污的高洁之人 。
琴棋书画就是泰极仙翁的修真爱好,抱病老人可能是指给泰极仙翁立碑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是指泰极仙翁本人 。
如果是泰极仙翁本人的话,可见他一百四十多岁后,身子骨其实已经不咋滴了 。
碑文中间写有一行大字:“ 泰极仙翁脱骨处。”
这里的脱骨就是修道者得道后 , 便脱凡胎而成圣胎 , 换凡骨而成仙骨,可见这位仙翁是修真成功了 。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这位仙翁其实阳寿已?。顺墒且丫莺孜魅チ? 。
碑阴刻有“为善最乐”四个大字,这可以看做是仙翁修真的心态吧,做好事就能让自己感到快乐 。
当然还有他修真的一些教诲:
“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
三光就是指日、月、星,这也就是代指活着的每一天 , 意思就是活着要不辜负光阴,也不要辜负自己遇见的人;不能欺骗拥有灵性的鬼神,以及生活在底层没有尊严的穷人 。
“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
你们要知道我为啥能够修真脱骨成功,别的乱七八糟的我也不说了 , 只要你们佛系一点就好了 。
尽管碑文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 但是又感觉仙翁什么都没说,反而给人留下了穿越的幻想 。
“扯淡”“再不来了”等现代词汇的使用,“修真”“脱骨”“仙翁”、144岁的神仙活法,外加所谓的甲申年被记载时间,所以不少人解读成有穿越者,穿越到了明朝乱世,企图为明朝逆天改命 , 但最终失败又穿越回去(脱骨)的说辞 。
但这种说法本身就很扯淡 。
明朝人已经满嘴说扯淡了
但凡是说《扯淡碑》是穿越者留下的 , 往往都是因为“扯淡”二字造成的,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这是现代词汇 。
古人张嘴闭嘴就是之乎者也,怎么可能说这么糙的大白话?尤其是现代人喜欢说的词汇?
这不就是穿越后改不了口的后遗症吗?
其实这就是不了解古人的用语习惯,至晚从宋元时期开始 , 百姓们交流就是满嘴大白话了 。
“扯淡”一词应该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 。
明代正德年间的学者田汝成,著有《西湖游览志》一书,在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中写道:
“ 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 。如诟人嘲我曰‘淄牙’,有谋未成曰‘扫兴’,冷淡曰‘秋意’,无言默坐曰‘出神’ , 言涉败兴曰‘杀风景’,言胡说曰‘扯淡’,或转曰‘牵冷’ 。则出自宋时梨园市语之遗,未之改也 。”
这里就提到“扯淡”一词至晚在明代 , 就已经是表达胡说八道的意思了,跟现在的用法完全没有区别 。
如果田汝成这本书记载无误的话,那“扯淡”一词的最早来源,就是出自宋朝时期的底层百姓或杂剧演员中 。
而且从宋朝时就表示瞎胡扯的意思了 。
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宋朝时期的书籍并未出现“扯淡”一词,这可能是大部分宋代书籍,不能留存到现在的原因 。
但是成书于明朝灭亡之前的书籍中 , 使用到“扯淡”一词的书可不是稀罕物,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戏曲剧作中 。
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看看 。
明朝嘉靖年间的剧作家陆采,著有《六十种曲怀香记》的戏剧 , 其中有一句台词就是:
“ 好扯淡,有谁念你?你说那话儿,我有别干要去! ”
嘉靖年间清溪道人著的《逸真禅史》一书中有:
“ 不想西房住持林澹然天杀的 , 邀我赏月 。你想我有何心绪与他扯淡? ”
万历年间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邯郸记》中有台词:
“ 实则是世间人都扯淡!有的闲窥瞰,也着些儿肚子包含,都不计较你了 。”
万历年间剧作家梅鼎祚的《玉合记》中有台词:
“ 听他扯淡!他折得一枝醉杨妃菊花 , 戴在头上,说是娘娘一般 。”
崇祯年间文学家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扯淡”一次出现的频率也挺高 。
诸如《张廷秀逃生救父》中有:
“ 那个要你管这样闲帐,可不扯淡么? ”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有:
“ 我好像做梦一般!做梦的醒了,也只扯淡! ”
当然“扯淡”一次出现最多的就是奇书《金瓶梅》了,而且这还是西门庆的一句口头禅 。
第十四回:
“ 西门庆道:‘没的扯淡,这两日好不巡夜的甚紧,怕怎的!’ ”
第六十回:
“ 西门庆道:‘没的扯淡 , 你袖了去就是了 。’ ”
第六十一回:
“ 西门庆道:‘没的扯淡,那里又费你的事起来 。’ ”
第六十七回:
“ 西门庆也不接他文约,说:‘没的扯淡,朋友家,什么符儿!’ ”
多的其他示例就不列举了,西门庆这句“没的扯淡”的口头禅,可以称他是“扯淡大官人”了 。
如果《扯淡碑》所说的明朝甲申年没有错,那么明朝灭亡前扯淡一词已经很流行了,根本就不会是所谓的穿越者留下的 。
《扯淡碑》的主人到底是谁?
关于《扯淡碑》的主角到底是谁,现在主要有两大说法 , 显贵沐怀古说和崇祯隐居说 。
先说说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沐怀古 。
因为根据碑文的“水木氏”字谜来看,这位仙翁的本姓应该是沐,沐家在明代又是大勋臣 。
原本世代镇守云南的勋贵沐怀古,在明朝灭亡之后前往湖北云梦隐居,或者是伺机东山再起 。
但是直到晚年也未能遂其心愿,所以临死前悲观绝望导致厌世 , 留下了“扯淡”和“再不来了”的遗言 。
这是淇县当地百姓中流传的说法 。
但是查明末清初的资料,根本检索不出叫沐怀古的人,甚至连同名同姓的都没有 。
那显然这位沐怀古仅仅是传说中的人,历朝历代连个跟他撞名字的都没有,所以不具备深入探究的必要了 。
不过最热门的说法是仙翁就是崇祯本人 。
“泰极”,无论从文字学还是从易学的角度,所用的字眼和表达的含义都与皇帝有关 。
“燕人”是暗示出身于北京宫廷;
“水木”或许不是两个字的组合,在五行中,水为坎,为沟渎,为隐伏;木位在东方 。东方者东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木为青龙 。易曰:帝出乎震 。
所以水木就是表示已经退位或者潜伏的皇帝;
“生不言寿” , 活着的时候不说自己的年龄,因为皇帝要长命万岁,当然不会说自己的年龄;
经历过甲申之变 , 事迹必然会被广泛记载,那肯定要数主人公崇祯莫属了 。
毕竟明朝是毁在他手上的 。
所以根据对碑文诸个字眼的考究,有学者认为这应该是崇祯皇帝的碑文,他有很大可能没有在煤山自缢,而是隐姓埋名藏身于云梦修真避难 。
其实这个说法是有些颠覆性的,毕竟了解明朝的人都知道 , 崇祯最后是自缢于煤山了 。
【扯淡碑的真相,史上真有穿越者吗?】他逃离北京隐居云梦的可能性可以断定为零 。
因为不光有诸多明清史料记载他自缢的事,就连身在北京的传教士汤若望,都目睹了崇祯想要出城而不得的仓皇情形 。
“ 这位不幸的君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重新回到了紫禁城内,在那里听候命运对他的最后裁决。”(《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主持下的中国传教史》)
当时在明朝境内传教的意大利籍传教士卫匡国也知道:
“ 这个不幸的皇帝,就这样在一株普通的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得真不体面。”(《鞑靼战纪》)
所以崇祯帝怎么可能会逃离北京?
再者说了,姑且算崇祯真的有机会逃离北京,那他为什么不前往江南当正统?而是跑到湖北云梦修道去了?非得看着一群皇帝、监国搞内讧,硬生生把自己折腾死才算完?
这在逻辑上完全说不通 。
无论《扯淡碑》的真实主人到底是谁 , 至少有两个可能是被完全否定的: 其一、这不是穿越者留下来的;其二、这也不是崇祯留下来的 。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 ,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