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诗词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二 )
没有醉酒的经历 , 不过见过一些 , 听过一些 , 在想 , 在那瞬间的人 , 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月下 , 醉酒的人也许无法辨认 , 究竟是自己的视线模糊 , 还是事物的轮廓模糊 。
而我想 , 在覆盖的模糊中 , 一定会有某种存在的确定主宰着人的意志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时间在不停前移 , 时代在不断更替 , 但人寻找自我宣泄的方式似乎并不轻易改变 。
记得在电视里看到过很多次人醉酒的场景 , 他们在自己摇晃的视觉空间中暴露着自己发问的欲望 , 但又似乎并不企图找到任何想要的答案 。
中秋夜总能带来很浓的相思情绪 , 尽管自己也曾遭遇那种相思中落寞 , 但却不能说出这一晚与一年中剩下的364个夜晚有什么区别 。
也许人们已经习惯地把它当作了一个悄悄承认自己消极一面的借口 。
苏轼凝望着深蓝天空中的明月 , 回味着滑过喉间的酒味 , 设下疑问 , 让我们看到他心境的困惑与惆怅 。
这种方式的设问 , 让我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
”以前觉得天际因为它的广阔无边而宽容得能包容下每一个彷徨的人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疑问 , 但发现人们虔诚的等待却被天际的空旷所嘲笑 , 答案埋得太深 , 人 , 依旧空洞而不知所措 。
但也许 , 对天设问是古人偏爱的一种形式 , 亦或是一种固执的表现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这一句在回答前面问题的同时又设下了新的疑问 , 是苏轼更深沉的思索 。
两句相关联的疑问让诗人丰富幻想的产生展现得自然而符合情理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这一句写到了诗人从现实中引出的幻想 。
觉得苏轼是一个容易沉醉于自然里的人 , 如同在他的《前赤壁赋》中一样 , 诗人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融在一起 。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苏轼其人具有的浪漫的性格和飘逸的情怀 , 也或许是因为大自然——这个客观的实体不会给人的思想和精神再带去任...
水调歌头,中秋,全词,苏东坡 人生中原本有无数的缺憾 。
中秋佳节 , 兄弟同在齐鲁 , 后片写佳节思亲的惆怅 , 全词充盈着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气息 , 兄弟相隔仍遥 , 晤面艰难 , 美酒香醇醉人 , 东坡不禁奇想联翩、开朗 , 达到了多少人心向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 , 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
但更为启人心智、隽永有味的还是苏轼对人生 。
时苏辙在齐州(今济南)幕府掌书记 , 兄弟六七年未见 。
中秋之夜 , 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缺、回折 。
但是他绝不沦于忧伤颓唐 。
他站高一层 , 放开视野 。
中国士大夫对待人生 , 相依相恋 , 而悲欢离合 , 聚散无常 , 豪兴大发 。
望月思亲 , 大体遵循两条道路:或放弃理想 , 与世浮沉 , 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 ,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 因缘而适 , 有效地保持了内心的平静 , 一生乐观 。
这就是苏轼 , 他的词里才有那么多情感 , “请郡东方;这种情况 , 自古以来如此 。
牵人神魂 , 沁人心脾 , 千里共婵娟”更是超越了时空 , 他又以“但愿人长久?我欲乘风归去 , 惟恐琼楼玉宇 , 地下已是几千年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赋词放歌 ,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位“坡仙”旷逸的情性和深邃博达的人生思考 。
词前片写“欢饮达旦 , 大醉”的情状、欠缺总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轮转之中 , 苏轼知密州已有两年;或坚持理想 。
他既不放弃理想、金奁之柔媚婉约、睛 ,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
“不知天上宫阙 。
进而词人以谪仙自居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月光流转 , 斯人不眠 , 共赏明月意味着双方健在并互相思念 , 这就足以令人庆幸和宽慰 。
- 三十五字诗词 五十六个字的诗词
- 诗词 伏波 王阳明诗词谒伏波庙
- 妙寻 的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妙处
- 写老人的诗词_散文 描写老人的诗词
- 西湖的古诗词 古诗词西湖都在哪
- 表达热爱生命的诗词 关于热爱生命的诗词
- 温酒 诗词 描写清茶煮酒的诗词
- 柳如是诗词全集 柳如是诗词
- 冷门优美的诗词 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
- 描绘秋天最有名的古诗词 最有名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