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诗词论文 悲哀 诗词 纳兰性德( 五 )


到了清朝 , 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兴园林土木 , 自畅春园始 , 到圆明园之鼎盛 , 三山五园 , 几成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 。
为了仿效 , 为了方便朝班 , 更是为了享受 , 王公大臣也在西郊购地 , 建起自己的园墅别业 。
明珠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 , 兴建“自怡园” 。
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之胜 , 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 。
而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 , 一是因为有水 , 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 。
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 。
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 , 以水为友、以水为伴 , 在此疗养 , 休闲 , 作诗填词 , 研读经史 , 著书立说 , 并邀客燕集 , 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 。
就在他辞世之时 , 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 。
与之相比 , 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 , 武夫僧格林沁却造旱园 , 在园中起山神庙 。
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 , 方便起居却无水趣 。
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 , 招摇有余 , 风雅稍逊 。
试想 , 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 , 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 , 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 , 甚至几近干涸 。
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 , 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 。
纳兰性德的诗词中 , 对荷花的吟咏 , 描述很多 。
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 , 是再恰当不过的 。
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 。
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 , 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 。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 , 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 , 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 。
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 , 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 。
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 。
他的号为楞伽山人 , 有禅缘者 , 看重荷花 , 更在情理之中 。
纳兰性德所居 , 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 , 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 。
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 , 玉泉山下有芙蓉殿 , 渌水亭边碧水菱荷 , 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 , 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 , 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
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 , 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
纳兰性德的词有何特色? 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 , 交流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 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 , 纳兰词的艺术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 。
尤其自1985年值纳兰性德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之际 , 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成立 , 把纳兰研究推向一个高潮 。
1997年8月由台湾历史文学学会和承德纳兰性德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在承德举行 , 纳兰性德研究是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
我是个忠实的纳兰迷 。
”他的词清新婉丽 , 独具真情锐感 , 纳兰与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 , 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 。
这样的观点 , 直指本心 , 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 。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 , 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忽略艺术性 , 认为纳兰性德的词 ,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 , 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 以自然之舌言情 , 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 。
北宋以来 , 一人而已 , 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 , 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 。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 , 故能真切如此 , 或写爱情或写友情 , 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 , 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大众 , 眼界也并不算开阔 , 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