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作文 古诗词的魅力800字作文( 二 )


它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艰苦的探索,若加工不足则失之 浅露,加工太过则失之雕琢 。
最高境界是一种不露痕迹的美,正如古代的绘画一样,所传达的是意境中的神韵之美 。
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 啸 。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
”字字平淡无奇而境界自出,其中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其妙处正在于其所显示的是那样一个令人自然而然为之吸引的意境,它的美在神而不在 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这意境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又是如此悠然自乐,尘 虑皆空,真令人流连忘返 。
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美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歌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是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它从立意命题,内容形式上尽善尽美,追求个性与共性并重,微观与宏观统一,主体与客体交融,是浑然天成,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
总 的说来,意境是诗人和艺术家直觉和理解、情感和思维、意识和无意识相互交融,共处于兴奋状态下所获得的既能恰当地寄托自己的情感心意,又能巧妙地使之生发 延展的知觉表象,它只须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便能以一种洗练,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上的影响,使景物的特点和人的情怀自然地结合起 来,从而才能普遍引起人的喜悦或为之动容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
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 作文,800字以上 作家李国文说得好:“在古代,中国的诗坛之所以人才辈出,佳作层出不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诗人在面临个人伟大抱负与封建黑暗官场现实的矛盾时,良知往往使他们站在了大多数人一边” 。
的确,诗人的这种“回归大众”的举动,为中国的诗歌文化注入了太多太多的活力与精神 。
而这些在矛盾中做出正确抉择的伟大诗人们,不知不觉中将他们的“悯农”情怀提升到了“人文传统”的高度 。
他们带来的精神财富,我们至今还受用无穷 。
“悯农”,通俗地说,就是关爱、同情那些在封建势力压迫下过着贫苦生活的劳动人民 。

【古典诗词作文 古诗词的魅力800字作文】

而它的内涵,早已通过凝练优美的诗句烙在了我们的思维意识中了 。
在中国,想必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能用稚嫩的嗓音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 。
稍长,我们又学会了白居易的《观刈麦》 。
至今,诗的最后一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
中国的诗人还特别擅长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
比如,《病牛》中所描写的独卧残阳的老牛,就象征了奉献一生、劳动一生的贫苦劳动人民 。
聪明的作者借这个典型形象,将自己的“悯农”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
读者在读到这首诗时,往往会被诗中流露出的作者对百姓的赞美和同情所深深打动 。
可以说,诗歌在对“悯农”情怀的传承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
“悯农”在另一方面,大胆地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群众觉醒,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
诗人利用诗歌精巧简炼、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特点,用朴素的语言为当时的人们揭露着黑暗不公的社会现实 。
这样的诗句太多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为他人做嫁衣裳”…… 。
这些诗句我们耳熟能详,有些甚至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 。
很多学者都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炼而易于传诵 。
这些“悯农”诗在传诵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思想内涵传播给普通民众,从而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情和抗争精神 。
这是非常可贵的 。
“悯农”只是中国古典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传统之一 。
即使在现代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悯农”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相信我们在吟诵着“锄禾日当午”时,心里也一定会涌动着关爱劳动人民的情怀,并真诚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
2中国人自古以来是重气节的,这一点往往突出的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 。
对于这一深厚的人文传统,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寻到佐证 。
谈及对国家及民族的忠贞,不得不提的是文天祥的诗句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他对南宋王朝的忠爱;“而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是他在故土被鞑虏强占后,撕心裂肺的悲痛与追恋;“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