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诗词配乐 李清照诗词全集如梦令( 二 )


内容曲折而含蓄,语言深美而自然,笔调跌宕而有致 。
写景:“雨疏风骤”,雨小而风急;写人:“浓睡”、“残酒”,睡得香甜而残醉未醒;写花:“绿肥红瘦”,绿代指叶,红代指花,暮春时节,叶儿茂盛了,花儿稀少了;如此精心刻意地选择对立统一的形象和词语,相彰并比地渲染和形容,给读者更加鲜明醒豁的印象 。
其中尤以“绿肥红瘦”一语最为清新 。
色泽浓艳,形象逼真,从来没有为人道过 。
甚至在用韵上,依律上、去可以互押 。
但作者哪怕在这方面也用心做到上去递换使用,象∶“骤”、“酒”、“旧”、“否”、“瘦”,抑扬相间,跌宕入耳 。
再看词中的问答 。
“卷帘人”指正在卷帘的侍女 。
“试问卷帘人”,引出女主人公与侍女的一番对话 。
“却道海棠依旧”,是答语,问语省去,从答语中可知问的是:“经过一夜风雨的海棠究竟怎么样了?”问答显然不相称,问得多悄,答得淡漠 。
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知否”来 。
《如梦令》小词,安顿两个叠句短语最难 。
然而这里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浑成天...
诗词鉴赏 。
如梦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如梦令只是词牌名后唐 庄宗自度曲,词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曲「如梦」二字名曲《如梦令》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如梦令》 周天侯 夜深人静梦破 夜深人静梦破,疑是露浓被薄. 披衣闭窗棂,莫任秋寒妖恶. 妖恶,妖恶,相思已透楼阁! 《如梦令》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 门外马嘶人沸 《如梦令》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①.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词眼……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赏析:秋风起时,轻泛兰舟,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去却带不走反复缠绵的寂寞伤离之情.看是疏淡心事语句,其中却不知暗暗寄托了多少相思之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衷肠难解,欲语还休,其滋味沁入人心.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6、“...5、(借代)“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
6、(夸张)形容愁思的深重 。
5、“绿肥红瘦”中的“红”与“绿”不但给人以“绿叶衬红花”的美感,还让人不觉想起大量的古代诗文中以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事物名称的诗文,如“锦鳞游泳”、“落红不是无情物”等 。
6、白发岂能三千丈?典型的夸张 。
经典古诗词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①,沈醉不知归路②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
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
解题: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
《如梦令》,词牌(填词用的典调)名 。
注评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时常记起 。
“难忘”的意思 。
溪亭:溪边的亭子 。
日暮:黄昏时候 。
沈(chén)醉不知归路 。
沈醉;大醉 。
沈:同“沉” 。
这里说“沈醉”既有饮酒过量的意思,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并为下面“误入”句伏笔 。
○两句点明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以“常记”总领,引起后面的描绘 。
兴尽晚回舟,兴尽:游兴得到满足 。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
回舟:乘船而回 。
误入藕花深处 。
误入:不该入而入 。
藕花:荷花 。
因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所以错过了光线较好的时刻,才把船划到荷塘里 。
○两句承上“沈醉不知归路”,启下“争渡” 。
争渡,争渡,争渡:抢着把船划出去 。
争:争着,抢着 。
○酒意未消、游兴未减,全然不顾误入歧途,非要夺路前进不可,活画出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 。
“争渡,争渡”,按《如梦令》词牌规定要用短韵叠句,这里巧迭“争渡”,突出了沉醉之态和急追之情,妙造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