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 阑诗词 沉香亭北倚阑干( 二 )


唐五代至北宋时 , 词大多是娱乐消闲之作 , 故所属之情以闺怨怀愁为主 , 倾向个体的得失 , 很少有兴衰之思 。
如“倚栏歌罢 , 露萤飞下丝竹”(张炎《壶中天》) , “画阑日暮起东风”(吴文英《西河》) , “几曲阑干遍倚 , 又是一番新桃李”(无名氏《鱼游春水》)等等 。
时世变迁 , 靖康之变后 , 宋人凭栏的重心逐渐转向渴望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 。
尤其到了南宋偏安之后 , 文人们一身多职 , 既是政治家、军事家、词人、诗人 , 也是爱国志士、民族英雄 。
他们处在一个壮志难酬的压抑时空中 ,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已不是陆游一个人的写照 。
他们在词中体现的感伤、悲愤、痛苦、无奈 , 也已不再只是个人不幸命运的表现 , 而是家仇国恨的融和 。
岳飞的《满江红》直抒山河收复之雄心;吴渊的《念奴娇》忧国之悲愤心情溢于言表 。
然而 ,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使得词人们失去了往日的激昂之情 , 心态普遍走向低迷与消沉 。
像辛弃疾那样“凭栏望 , 由东南佳气”时还能想到“西北神州”(《声声慢》)的已为数不多 。
大部分人都“眼朦胧 , 凭阑干 , 半醒醉中”(杨缵《八六子》)或“二十四栏凭玉暖 , 杨柳月 , 海棠阴”(周密《江城子》) 。
由此可见 , 阑干反映了词人在不同时期的心境变化 , 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
他们以敏锐的感觉 , 捕捉到“阑干”这一特定词语 , 使之成为唐宋词中典型的意象 。
5 、“阑干”意象与儒道的静态心灵和柔性品格相默契 朱光潜在《中国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一文中曾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 , 是狂风暴雨 , 是峭崖 , 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 , 是微风...
关于杨柳的诗词有哪些? 离别诗词与杨柳杨柳的千种风姿 , 万种风情 , 无不洋溢着诗意 。
历代文人墨客尤其宠爱它 , 以柳入诗的大概不下几千首 。
成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渊明的“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 , 闻郎江上踏歌声”、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 拂堤杨柳醉春烟”、毛泽东的“春风杨柳万千条 , 六亿神州尽舜尧” 。
杨柳走进诗词 , 为诗词增色;诗词装扮杨柳 , 使杨柳传情 。
从《诗经》开始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
天下千树万树 , “长安陌上无穷树 , 唯有垂杨管别离” , 人们送别偏要折柳写柳 , 这是因为“柳枝依依” , 含情脉脉 , “条条有情”的缘故 。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 , 以柳相留 。
“柳”者 , “留”也 , “柳”、“留”二音相谐 , 因而“折柳”相留 , 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
折柳送别 , 自汉朝以来就有了 。
南朝乐府民歌有“上马不促鞭 , 反折扬柳枝 , 碟座吹长笛 , 愁杀行客儿 。
”反映了那时赠别 , 马上的、马下的都折柳 。
送别难免有离别之苦 , 古代人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 , 使离别后的重逢成为十分不易的事情 , 有的甚至成为永别 。
离别就这样表现了生命的不自由 , 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 , 人们不得不承受空间阻隔的痛苦 , 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惧 , 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 。
这一切 , 都使别离蒙上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 , 尽管春光无限 , 人们也会黯然伤神 。
“杨柳岸”成了凄苦离愁的地方 , “烟柳断肠处”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凄婉哀怨 。
到了唐朝 , 折柳送别更是盛行 , 长安灞桥 , 专门种植了许多杨柳 , 供人们离别时候攀折 。
据《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 , 跨水作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