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的诗词 历史上逆向思维的例子( 三 )


催人奋进、感叹时光的诗句 一是激情思维 。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只有用带有浓厚感情的目光去观察世界,世界才会有诗意 。
古罗马历史学家西塞罗也写道:“我曾经听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心灵的火花,没有一种近似狂热的气质,他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诗人的” 。
这说明诗歌和一切文学创作一样,都应同作家的感情相联系 。
我的感受是:情如海,诗如潮,只有感情的海洋才能泛起诗的浪花 。
你对世界的感情越真、越深,越兴奋,你感悟世界的能力就越强,灵感也就越多 。
例如,李白因为参与永王幕府事被唐肃宗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他异常兴奋,因此诗兴再次大发,诗歌创作又来了一个高潮,有名的《早发白帝城》便是在激情高涨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
还有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也是如此 。
杜甫当时的心情与李白当时的心境是一样的,都是泪流于面,情动于心 。
李白想的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想的也是千里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我们自己也都有在兴奋和激情下写出得意作品的经历 。
记得1993年6月,我去大庆,顺路到安达去看望何时中先生 。
席间,我声言不耽酒量,可十余个人都能背诵我的诗句来劝酒,比如说“犹见词书亲似酒,每闻诗味醉如泥 。
”(《自嘲》)“今日唯求能共醉,举杯劝饮一瓢诗 。
”(《送伊通诗友》)这既使我暴露了酒底,也使我异常激动和兴奋,也来了诗的灵感,于是举杯道:“杯满真情不许辞,人生几次遇相知 。
动员灵感皆担酒,典当春风聊买诗 。
”(《谢安达诗友举杯劝饮之厚意》)并且将酒一饮而尽 。
一首诗就这样出来 。
这首诗的写作过程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如果不是那么动情,那么兴奋,恐怕也就没有这首诗了 。
说激情很重要,还有一件事给我很深的印象,那就是我写《西安怀古》那首诗 。
本来,我上军校的时候在西安住了两年,我这个人还愿意观赏名胜古迹,应该说西安一左一右的好地方都走都看了,可当时我不写诗 。
写诗以后,总想回忆当时的情景补上这一缺憾 。
但是,却总也写不出来,原因在哪里?就是没有激情的火花,找不到感觉 。
后来,我在2000年又去了一次西安,只在那住了两宿,就写出了《西安怀古》:“秦腔唐乐古今闻,霸业风干剩几斤?渭水枯成黎庶井,烽烟凝作帝王坟 。
阿房烧尽星分火,雁塔劫余云抱尘 。
欲向城头寻旧事,有人独自夜吹埙 。
”为什么十年没写出来,而两天就写出来了呢?就是我说的,感情是海洋,诗是浪花,感情的海洋不激荡起来,诗的浪花就不会出现 。
所以,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激动,让自己动情 。
二是逆向思维 。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创立新观点,打造新形象 。
如我的一首《题孔庙龙树》便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
1999年我去孔庙,看到院子里有一棵叫“龙树”的大柏树,其树的主干上还长着一个大碗口粗弯弯曲曲的与该树一体的龙状花纹,无论怎么看都有点像龙盘着一样,因此也深奇之 。
不过,导游解释说;这棵树之所以长成这个模样,是因为当年乾隆皇帝在这棵树上靠了一下 。
这个说法虽不令人相信,却使我产生了一个逆向思维,于是写下了:“殿宇树荫幽古风,儒家春色鸟声中 。
文章度世原非误,老树听经已化龙 。
”在这首诗中,我把柏树化作龙形的原因归结为“听了儒家的经书” 。
其实,还可以作一种解,即“老龙附树在听经” 。
不过,这两种解释都是“反其道而思之”的结果 。
还有一次,我去泰山看日出,夜里登山,到了山顶等待太阳出来 。
太阳出来前,山顶已经聚了许多人,人们争着站领有利地形,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美丽的泰山日出 。
这时,我突然产生了一“叛逆”的想法:“我何不坐下来,让太阳来见我” 。
这个想法一出,马上就有了一首诗雏形,回来后整理成诗:“夜走泰山乌号号,残月半轮苔满道 。
逝水空山路撞猿,摩崖绝壁晨翻鹞 。
玉皇金顶雾初开,大小峰峦膝下排 。
稳坐松前倚石案,招呼红日见吾来 。
”(《夜登泰山待日出》用王勃滕王阁诗格)从最初的看日出,到“稳坐松前倚石案,招呼红日见吾来”,整个思路来了180度转弯,而且,这个思路又饶有趣味,诗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