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古尔邦节的诗词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九 )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 。
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 。
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 。
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
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 。
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
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 。
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 。
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 。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 。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 。
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
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
藏族是过藏历年 。
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 。
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306.htm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 。
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 。
传统的春节应该怎样过? 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
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
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 。
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今日焦点: 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
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
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 。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
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 。
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 。
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 。
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 。
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
腊月29:小除夕过赶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 。
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
腊月31除夕: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
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
- 有关超越的诗词 关于超越自我的古诗词
- 石钟山的诗词 石钟山的父亲
- 毛泽东诗词书法无框壁画 唐代壁画中的红色边框
- 美字诗词 带松字宋词
- 关于春节古诗词 关于古诗词的作文
- 有关湖光山色的诗词 关于湖光山色的古诗
- 对远方朋友怀念诗词 对故人的怀念的诗词
- 写出几首带花的诗词 带花的诗词
- 田家四时诗词的配画
- 曹操的诗词 日本 日本人学中国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