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诗词朗读 从军行七首( 三 )


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收录于《全唐诗》中 。
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 。
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的,收录于 《辋川集》中 。
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
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
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
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林返照,由声而色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 。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
【从军行七首其五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
(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
(李昂:《夏日联句》)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李峤:《风》)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汉乐府8226;长歌行》)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
(杜甫:《兵车行》)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 。
(陶渊明:《四时》)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
(董思恭:《守岁》)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
(王微:《四气诗》)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 。
(陈毅:《梅》)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诗中山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江雪》)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关山月》)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李白:《独坐敬亭山》)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归园田居》)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辛弃疾:《菩萨蛮8226;书江西造口壁》)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