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圭 诗词 王圭( 四 )


“朱雀桥边草花 , 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 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 , 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 , 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 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 , 送美人兮南浦 。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 , 春水渌波 , 送君南浦 , 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 , 石桥朱塔两依然 。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 , 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 , 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很显然 ,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 , 春草生兮萋萋 。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
春草茂盛 , 春光撩人 , 而伊人未归 , 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 , 绵绵思远道 。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 , 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 , 睛翠接荒城 。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 , 更行更远还生 。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 , 无处不生的春草 , 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 表凄凉之音 。

【王圭 诗词 王圭】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 , 阴满中庭 。
阴满中庭 , 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 对芭蕉为怨悱 。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
纵芭蕉 , 不雨也飕飕 。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 , 梦逐芭蕉雨 。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 , 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 , 更令人觉得凄恻 。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
“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 “羽扇纶巾”指诸葛亮或者周瑜的问题 , 近年来学术界争论较大 。
有论者认为:“‘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专用的 , 这里当然也就不一定要讲成是诸葛亮 。
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 , 一气呵成 , 只写了一个人 , 就是周瑜 , 写他风雅闲散 , 谈笑自若 , 运筹于帷幄之中 , 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 。
”[7]此说值得商榷 。
汉魏无“纶巾”之名 , 史称“葛巾” 。
晋人张华《博物志》卷九云:“汉中兴 , 士人皆冠葛巾 。
建安中 , 魏武帝造白巾合 。
于是遂废 , 唯二学书生犹著也 。
”这种情况延续至晋 , 宋人李昉等奉敕撰《太平御览》卷三三六“国子祭酒”条引《齐职仪》云:“晋令 , 博士祭酒掌国子学 , 而国子生师事祭酒执经 , 葛巾单衣 , 终身致敬 。
”“葛巾”与“羽扇”相连 , 则是诸葛亮 。
同书卷七○二“巾类”条引《蜀书》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 , 将战 , 宣王戎胡莅事 , 使人视武侯 , 乘素舆 , 葛巾毛扇 , 指挥三军 , 皆随其进止 。
”又“扇类”条引晋人裴启《裴子语林》云:“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 , 将战 , 武侯乘素舆 , 葛巾白羽扇 , 指麾三军 , 皆随其进止 。
”陈寿《三国志》中的魏、蜀、吴三书 , 在宋代以前是各自单独传世的 , 见《旧唐书·经籍志》著录 。
前引《蜀书》记载 , 不见于今本《三国志》 , 说明它是现已亡佚的裴松之注文 。
这条注文与《裴子语林》记载大致相同 , 可见它们应该是同出一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