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龙门石窟古诗词 古诗词咏唱( 五 )


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
??各位朋友,我们在龙门石窟参观约用1.5—2小时的时间,在此,我们每分钟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 。
据1962年龙门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 。
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 。
造像以北魏(东魏、北齐)、隋、唐为主 。
北魏约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 。
龙门石窟最大造像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
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 。
因龙门东山的岩层比西山的薄,不便雕凿大型造像 。
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 。
隋代作品的代表是宾阳南洞 。
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潜溪寺、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等 。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 。
这些雕刻匠师,承担着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却又大胆地突破了宗教和礼教的“仪轨”束缚 。
在雕刻过程中融进了大量的现实生活,活生生表现了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情景 。
如喜悦、慈祥、威严、矜持、苦痛,以至作为至高无量主宰的佛之庄严肃穆,胁侍人和供养人的虔诚宁静,无一不是艺术家们对现实的“人”的深刻观察,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结果 。
真可谓是在雕刻艺术上将佛祖和人表现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
而构思布局的完整,气势的贯注,整体的坚实有力,性格变化的多样,面部表情的生动逼真,衣纹线条的流畅优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艺术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大量借鉴外来文化,在技法、风格上精心创造、大量创新、突破传统、刻意经营的结果 。
富有才华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设计艺术家,面对光秃的悬崖峭壁,运用着简单的锤凿,雕出如此巍峨壮观又精工细致的群体佛像,这在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条件下,确实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
??龙门石窟象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等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
在参观石窟的过程中,我给各位朋友重点讲解一下龙门石窟种的几个主要洞窟 。
??(在潜溪寺)??这是潜溪寺,它是我们进入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石窟 。
潜溪寺洞高、宽9米多,进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约1300多年的历史,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 。

【咏龙门石窟古诗词 古诗词咏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