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不多的诗人 诗词最多的诗人

诗词不多的诗人 诗词最多的诗人

我国文学史上留诗最多的诗人是谁? 我国文学史上留诗最多的诗人是谁? ----陆游 生平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 。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 。
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
为南宋诗人之一 。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
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
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
“气吞残虏” 。
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
高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 。
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
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税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 。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

【诗词不多的诗人 诗词最多的诗人】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
《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 。
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
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
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 。
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 。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
他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
他的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陆游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 。
他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 。
"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 。
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 。
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 。
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
他的学生称赞他说:“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 。
这两个跟他时代接近的人注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 。
然而,除了在明代中叶他很受冷淡以外,陆游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像清初杨大鹤的选本,方文、汪琬、王苹、徐釚、冯廷櫆、王霖等的摹仿,像“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的摘句,像旧社会裹无数客堂、书房和花园中挂的陆游诗联都是例证 。
就此造成了陆游是个“老清客”的印象 。
当然也有批评家反对这种一偏之见,说“忠愤”的诗才是陆游集里的骨干和主脑,那些流连光景的“和粹”的诗只算次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