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词诵读通知 大学经典诗词诵读通知( 二 )


扎了五彩绳的,即或碰到蛇既不缠身也不伤人五彩绳是母亲用她黑黑长长的头发,从走村串户的货郎担那儿换来,端午节前搓好的 。
待穿衣下炕,找布鞋穿的当儿,妈妈一脸慈祥,满怀喜悦地提来一串蝴蝶样的东西,说是香草荷包 。
荷包观之好看,闻之馨香,挂在家里是摆设,别在衣襟上是点缀 。
每人两个,一大一小,不同样式 。
大如巴掌,小巧玲珑如蝴蝶像绣球样的,还有像小动物的 。
孩子们看着挂在衣襟上的荷包,看着长长的丝线穗子,心里乐滋滋、甜蜜蜜的,仿佛生命里被注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一种靓丽的色彩 。
破旧的衣服,经色彩鲜艳,余香袅袅的荷包装饰,显得时髦而好看起来 。
孩子们之间相互比试着淡香四溢,花色多样的荷包,夸耀一番,便被一阵浓、一阵淡的菜籽油的香味所吸引 。
做荷包的材料是细心的妈妈不知从那里搜罗来的,红色、蓝色、黄色、花色等各种鲜艳好看的绸缎做里子,内部装垫了些许棉花,几根长长的、绿绿的,有些干枯但依旧柔软的香草——那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被山民仔细辛苦搜寻来的 。
据说,在深山老林里,在岩壁石缝间,就长着这种极不起眼,却散发着人间浓郁香味的香草 。
端午节前,有不少人趁农闲时间,爬山越岭,攀上悬崖峭壁陡坡处,采来巴掌大一块香草 。
妇女把芳香四溢的香草,装填进各式各样的荷包里,散发出的香味能充盈大半个屋子 。
戴在小孩的身上,走路时,犹如香袋一般,随风发出股股幽香 。
生命总是有所寄托,生活总是有所渴盼,人才有活下去的念头 。
斑斓多姿的五彩绳和鲜艳好看且发出香味的香草荷包,以物质的方式,借助生命鲜活、万物勃长的端午,这个庄重而神圣的节日,来表达家乡亲人对子女平平安安,渴望后辈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 。
即使在穷乡僻壤,即使日子过得再困顿,人们在端午节到来之前,想方设法给缺衣少食的子女一些心灵的慰藉和愉悦 。
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荷包越做越精美,越来越大气,揉入了中国结等时尚元素,成为一种工艺品,一种家庭装饰品 。
母亲们赶在端午节前,给孩子们做了大大的荷包“鱼戏莲” 。
中间背靠背两个并排的精致的鱼,鱼嘴嬉戏着一支并蒂紫色莲花,鱼尾巴长长的穗子 。
另外一个是“九龙戏珠”,大红喜庆的中国结缀连着栩栩如生的九条龙,从九个方面呈立体状围绕着绣球,下面也是红色、黄色、紫色的长穗子 。
挂在客厅里,传达了母亲期盼孩子们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富贵有余,生活如意的心愿,也平添了喜庆色彩,装点了家庭的和谐与美满!而有些地方,借此举办荷包节,来推动地方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 。
心灵手巧的家庭妇女,做出的精美好看、时尚大气的香草荷包,代表中国而漂洋过海,周游列国,成为一种华夏民族爱好和平、崇拜友谊、追求和谐的象征 。
妈妈手执晒得干干的艾叶扎成的草辫,点燃了,进进出出,让艾叶的袅袅香味,飘满小院 。
我知道,那是母亲在四五月里,铲草的空闲,一根一根拔来,在泥土的院落里,翻晒了好多时日的成果 。
所有房屋的门扉上,插了几支柔嫩翠绿的艾枝,装扮得泥墙木门的房子,好像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某种神秘的气氛 。
以后,随着阅历和年岁的增长,才知道,其实,点燃艾叶不仅仅为了辟邪,更为了驱除屋内外细菌及病虫,是激浊除腐败,杀菌防病,讲究卫生的体现 。
而长大成人的我,每逢五月端午,折艾枝、插艾枝,便成为了一种不可推辞且喜欢做的干事与习惯 。
味蕾被香味吸引,在当时,是一件奢侈而神往的事情 。
人的年纪是一道分水岭 。
年纪越大,越才能把持与掌控自己的脚步 。
年岁越小,越不易控制自己的行为与步伐 。
人虽则不想长大,但长大成人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小跑着跨进厨房,母亲早做好了一锅香香的米糕 。
放指头一沾,伸到嘴里一咂,甜蜜极了,好吃极了 。
铁锅里,翻卷着比碗大不了多少的油饼儿 。
母亲用筷子捞出来,捂到案板上的一钵钵里 。
取出一块油饼儿,三下五除二撕了,递给我和姐姐各一块,说:先尝尝,别急!一会儿,卷了米糕,再慢慢吃,保管吃饱吃好 。
民以食为天 。
华夏民族尤以风味各异、滋味悠长、丰富多样的各类吃食闻名中外 。
在中国,无论南方北方,不说边疆内地,许多的民俗节日,有喜闻乐见、约定俗成的传统吃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