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什么此不早朝 从此君王不早朝( 二 )


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 , 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 , 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安史之乱的爆发;第二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 , 共四十二句 , 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 , 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 “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 , 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 , 讲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 。
诗人开篇即借“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 , 交代了唐朝祸乱的原因 , 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 。
看来很寻常 , 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 , 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 , 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 , 是全篇纲领 , 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 , 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
后面之事皆由此而来 。
之后诗歌逐步展开 , 层层叙述:先讲唐玄宗重色 , 百般求色之后 , 终将“回眸一笑百媚生 , 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揽入怀中 。
接着 , 对杨贵妃的美貌进行刻画 , 写出她如何的妩媚 , 并因此得宠于后宫之中 。
“姊妹弟兄皆列土” , 正所谓“一人得道 , 鸡犬升天” , 杨家因杨贵妃而变得权势逼人 , 不可一世 。
得到杨贵妃的唐玄宗 , 过上了纵欲、行乐的生活 , 终日沉迷于歌舞酒色之中 , 以至于“从此君王不早朝” 。
诗人对此进行了反复地渲染 , 从而点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这一部分是整个爱情悲剧的基础 , 是“长恨”的内因之所在 。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 , 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 , 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
还形象地暗示我们 , 唐玄宗的迷色误国 , 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
在这出爱情悲剧中 , 杨贵妃的死是个关键情节 。
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 , 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第二部分 , 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
这正是杨贵妃致死的原因所在 。
“六军不发” , 要求处死杨贵妃 , 说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 。
这里 , 诗人...
从此君王不早朝 能和哪些诗句搭春宵苦短日高起 , 从此君王不早朝:情深只恨春宵短 , 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 。
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 , 从此再也不早朝 。
注释: 春宵:新婚之夜 。
出自《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 , 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 , 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 , 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 , 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 诗的主题是“长恨” 。
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白居易(772~846) , 唐代诗人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 , 六世祖北齐五兵尚书白建迁居韩城 , 曾祖又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
贞元进士 , 授秘书省校书郎 。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 , 得罪权贵 , 贬为江州司马 。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 , 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 , 后官至刑部尚书 。
在文学上 ,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其诗语言通俗 。
和元稹并称“元白” , 和刘禹锡并称“刘白” 。
有《白氏长庆集》 。
...
从此君王不早朝 前一句是什么?春宵苦短日高起 , 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 , 御宇多年求不得 。
杨家有女初长成 , 养在深闺人未识 。
天生丽质难自弃 , 一朝选在君王侧 。
回眸一笑百媚生 , 六宫粉黛无颜色 。
春寒赐浴华清池 , 温泉水滑洗凝脂 。
侍儿扶起娇无力 , 始是新承恩泽时 。
云鬓花颜金步摇 , 芙蓉帐暖度春宵 。